第138章 华语第一专

“有倒是有,莪哼两句,你们听听。”

杨叶清了清嗓子,轻声唱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杨叶唱完,邓丽珺和郑东汉都傻傻地看着他,不说话。杨叶愕然道“不好听吗”

“不,好听,我有点想哭”

邓丽珺的反应很激烈,她很喜欢这些古典的东西,而现在杨叶居然把古典诗词谱上新曲,唱起来还这么清丽动人,她感觉这首歌,就好像从她的灵魂里生长出来的一样,只一听,就无可救药地爱上了。

郑汉东听了这歌,不禁击节赞叹“杨少,你将我国流传千年的古典诗词谱曲,用现代音乐表现出来,真的是奇思妙想。如果录成唱片的话,一定会引起观众的共鸣。”

邓丽珺听了这话,也是连连点头,附和道“我觉得海外的华人其实很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大马的林连玉先生,为了保住华文教育,奋斗了一生。这些诗词虽然很古老,却是融在我们民族的血液里的。如果能让它们焕发新的生命力,一定是功德一件。”

杨叶道“但是这很冒险,从前没有人这么干过。这毕竟是我们的唱片公司的创业作,如果失败的话,不仅是对我们公司,对你名气也会造成不小的损害,你想清楚了”

邓丽珺不假思索地道“我真的很喜欢这首歌,而且我觉得不会失败万一失败了呸,如果你觉得不行的话,根本就不会提出来,你捉弄我”

邓丽珺反应过来,气哼哼地去挠杨叶,杨叶跳起来就跑,两人你追我赶,打情骂俏起来,郑东汉简直没眼看,他无奈地道“喂,你们考虑一下我的感受好吗”

“丽君,丽君,咱们先别闹,别把东汉撑死了。”杨叶赶紧求饶。

“什么叫撑死了”邓丽珺放过杨叶,奇怪地问道。

“额”杨叶才想起来现在还没有单身狗,撒狗粮之类的词,连忙鬼扯道“我这么一鬼扯,你不就停下来了”

“狡猾”

三人坐下来继续讨论,杨叶表示将选取12首脍炙人口的宋词,为其谱曲,录成一辑,命名为淡淡幽情。

郑东汉觉得这专辑如此有古意,可以让邓丽珺穿着古装,请摄影师拍摄一组写真集,制成画册,随专辑附赠。

邓丽珺又提议,是不是可以就每首词为题,绘制一副相当益彰的国画,这样一来,当代人和古典画,就可以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

杨叶觉得这提议不错,问道“丽君,我看你的收藏里,有不少岭南派画家单柏钦的画作,咱们就请他来绘制如何”

三人讨论了大半天,郑东汉留下来吃了晚饭才回去。

这一番讨论的结果,自然是华语乐坛第一神专,要提前五年诞生了。

这张专辑到底有多牛比呢发行之后,销量突破五百万张,使得邓丽珺的事业达到巅峰。

其后四十年间,不断再版四十次多次,长盛不衰,是环球唱片公司历年来发行再版专辑的首选专辑。

这张专辑还被发行到日本、法国、德国等地。在日本被称作“最梦幻的大碟”,它的总销量到底有多少,根本无法统计。

在原时空,这张专辑的诞生十分曲折,最开始是新加坡的广告人谢宏中偶尔灵感一现,将李后主的乌夜啼谱曲。

然后就产生了将古典诗词谱曲录制成唱片的想法,折腾了一年,也没人愿意干。

后来,他在新加坡遇见郑东汉,郑东汉觉得这个想法很有意思,并提议让邓丽珺来唱。他们找到邓丽珺,邓丽珺非常喜欢,于是广邀港台当时最牛逼的音乐人,包括黄霑、刘家昌等人为专辑谱曲,终成华语音乐第一神专。

而现在嘛,杨叶将所有的功劳全捞到了自己的身上,欲以一人之力打造这张神专,为白杨唱片公司的开业作缔造一个神话。

这就是文抄公的快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