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碰瓷温瑞安

温瑞安也是一代奇才,这厮十六岁就写出四大名捕,震动文坛。

不过他现在才十九岁,比杨叶还小一岁,杨叶跟他碰一下还是可以的。

金庸这个人颇为吝啬,明报的稿费在香港的大报纸中是偏低的,不过明报在中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影响力很大,许多香港作家以能在明报刊登作品为荣,所以虽然稿费低一点,也趋之若鹜。

潘粤生思索了一会儿,说道“这样吧,铁血天骄按照千字五十元的稿费来施行,如果确实受欢迎,连载昆仑的时候,我给你千字一百元的稿费。”

潘粤生肯让步,是考虑到金庸封笔之后,明报确实需要一位可以叫得响的武侠作家,而古龙那厮又经常撂挑子。

杨叶这个年轻人,还是值得培养的,如果让他跑到别家报纸去,就很不划算了。

香港有两百多家报纸呢,杨叶大有选择的余地。

但潘粤生不知道,杨叶的目标是金庸的版权。

所以,现在结个善缘是必然的,他并没有选择的余地。

五十一百的,其实也就那么个意思。就算像倪匡那样拿到两百,一个月连载下来,也就一万多块钱,顶个屁用。

倪匡能靠写作发财,是因为这货是个码字机器,他同时给十家报社供稿,没人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搞不好他也有个外挂。

杨叶了解到市场行情之后,也就懒得计较,直接同意了

只怪自己之前的惯性思维,没有做市场调查。在他的前世,顶级的网络作家月入百万不是什么稀奇事,谁知道现在顶级的武侠作家才拿这么点钱呢。

不过这事也不算亏,最起码算是成功打入明报了。

潘粤生和杨叶聊完正事,走出办公室,才发现早就过了下班时间,公司的员工已经走干净了。

原来两人相谈甚欢,竟然忘了时间。

离开明报大楼,杨叶叹了口气,写书发财这条路是走不通了。

除非他也学倪匡,做个码字机器,同时给十家报纸杂志供稿。

好容易穿越一回,天天蹲在家里码字,这也太傻逼了,杨叶指定不干。

接下来,就只能靠唱歌,甚至拍电影了。

其实和音乐,都只是杨叶的过渡选项,他最终的目的是拍电影。

现如今,李小龙刚刚去世,功夫电影后继无人,陈龙拍了几部电影出不了头,

马上就要去澳洲卖炒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