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势难挽回

“公公,我等明白了,今晚就再派人上去抢,不过这两天鞑靼人也是经常来夜袭,您也小心啊。”

“咱家小心什么?你们不干活,还让咱家小心?你们不是大明的脊梁吗?脊梁骨被打断了?再干不好,咱家就先宰了你们!”

刘瑾也是气到不行,一顿无能狂怒之后,郑遂和徐甚也是乖乖出去赶紧收拾兵马。

准备晚上下一次的尸体抢劫大战。

……

……

战局发展到这会,花马池周围可算是彻底当了漏勺。

刘瑾的兵马并没有防备鞑靼人的来犯,鞑靼人尽管也损失了一点兵马,但他们的战略意图已达到,那就是在宁夏周边进行抢劫,并且大明一万多“精兵”驻守花马池,他们照样可以来去自如,几路人马进入到宁夏境内,进犯大明边关的兵马已超过三万。

甚至还在源源不断增加。

战报很快传到了延绥,王琼这边听了,也是颇感头大。

神英道:“大人,看情况,鞑子这次来势汹汹,恐怕是挡不住了。光是他们的先锋人马就超过两万,后续他们还有几个万户兵马在往花马池靠拢,光靠花马池驻守的大明兵马,根本难以阻挡。”

王琼厉声道:“你是在给刘瑾找补吗?”

现在连王琼都知道了,在花马池玩得这么花,且打得这么惨烈的人,是刘瑾。

神英赶紧道:“卑职只是认为,形势所迫,花马池所驻守的兵马,其实也是无计可施。鞑靼人此番所调用了大批的火炮和旧式的火铳,以及用到了大批的火药,甚至在大明城塞之间的官道上设伏,用火药填埋战阵,令我大明骑兵难以突出。”

王琼道:“这不是战败的理由。刘瑾到底在做什么?调出几千兵马,却是迟迟在花马池之外,未回驻守城塞,也没有跟鞑靼人正面交战?他在等什么?”

因为王琼并不知道刘瑾的战略意图是抢鞑靼人那一百尸体,自然也就看不懂刘瑾把兵马驻扎在城外的目的。

光知道刘瑾分了四路人,一路大概一千兵马,出去之后遭遇到兵败,随后就聚拢在一窝,然后鞑靼人就不理会这路人马径直进入到大明境内,而刘瑾既没有去追击和正面交战,也没有撤回城,甚至也没有调援军,就这么在城外驻扎着,似乎是不想回来了。

神英道:“大人,您看是否这路兵马遭遇兵败,且任由鞑靼人进入我大明境内,他们自觉有愧,甚至怕被朝廷追责,打算……投敌?是卑职失言。”

“你没有失言。”王琼道,“有这种可能。”

神英道:“眼下,最重要的是赶紧扼制鞑靼人来犯,各路人马虽然已经集结了,但我们能调出的兵马,可能……还是不到一万。”

王琼也颇为无奈。

大明边军,既要保证城塞的防守,在这基础上,各路兵马调配集结,可抽调的兵马数量自然就少了很多。

且王琼不像刘瑾那么“敢拼”,能把所有的火炮都调出城,因为在王琼看来,火炮留在城关,那对鞑靼人就是绝对的威慑,而出了城因为火炮行进速度太慢,根本追不上鞑靼骑兵,效果也不是太好。

“火炮虽强,但行进速度太差,鞑靼人来去如风,这一战到底该怎么打?”王琼也是颇为为难。

神英指了指地图道:“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如当初宁夏一战时,各路兵马集结,把鞑靼人往关外驱赶,哪怕行进不够快,只要咱的火炮在推进,鞑靼人只能回撤。”

这是告诉王琼,我们应该用大集团军去包围鞑靼人。

王琼道:“当初那一战,朝廷以宣大和三边的人马为主力,甚至还从京营调拨了兵马,以保国公为帅,宁夏我大明守军近乎是倾巢而出,而鞑靼人也不过才两三万兵马,且还有京山侯等不畏死之人拼命搏杀,才有那般效果。如今鞑靼人来势汹汹,我各路人马就算是马上集结,一个月之内也难以形成合围之势。这还怎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