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山中无老虎

“也是。”

朱祐樘道,“你之前说过,鞑靼人本就是以机动性见长,在咱的神机营火器更加强大之后,他们更是要以这种机动性来避免与咱正面交锋。可也是没什么办法,谁让大明的马,不如他们呢?草原上别的没有,良驹还是很多的。秉宽,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们来了,就没有逃走的机会?”

张周摇摇头道:“从短时间来看,还做不到。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朱祐樘道:“也是,咱就好像是有院子的大户,等着山贼来袭,不管怎样也难以防备,总是要鞑子来了才好做应对,即便能让边军出击,可鞑靼人也会避免交锋,如此就形成相持。秉宽啊,不能不想办法……他们下次来,从何处呢?”

朱祐樘目光又变得热切起来。

先前是问张周以后怎么平定草原,而现在问的问题则更实际一些,就是问鞑靼人从哪里来。

既然必须要分派兵马到大明边疆的各处,那你提前把鞑靼人的入侵路线图算出来,那不就完了?鞑子来了,以逸待劳就行。

这问题对张周来说,也有点……超纲……

换了以前,一切都好算,在没有他所产生蝴蝶效应的情况下,鞑靼人会按照历史的进程,从历史上发生战争的地点来犯,他只需要一一做防备便可。

但随着他对大明以及草原的影响越来越大,鞑靼人的战略思想已跟之前大不相同。

他们已经不可能按照历史书,按部就班一步步去兑现,而会增加很多临场的反应,这都是张周目前无法预测的。

“陛下,人心最是难测。臣如今无法准确判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鞑靼人,一定会寻求从宁夏以西来找突破口,他们的目标已不会是往延绥这边来,至于宣大,目前也不是他们犯边的良好选择。”张周道。

朱祐樘按照张周说的,在地图上指点了一下,道:“就是这边?那……先前调派去西北的这路人马,还在宁夏,鞑靼人应该也无太大机会。”

张周道:“可陛下先前将英国公等人,已调回京。”

“这……”朱祐樘想了想,道,“朕之后也从大同调派了兵马往宁夏去,只是最近几天,没再听到这方面的消息,也不知兵马是否已按时抵达。”

张周指了指西北的地图道:“以臣所见,若鞑靼人真有心来犯,一定会虚张声势,他会扰乱我边疆将士的视听,会在东边做出一些虚晃一枪的动作,随后就会派兵在宁夏等处进行劫掠……”

朱祐樘手指头在地图上找了一圈,最后把手指在花马池的位置,问道:“秉宽,你说会是在这里吗?”

张周点头道:“很可能会。”

这倒不是张周在随便猜测,而是历史上鞑靼人在弘治十四年之后的数次寇边行动,都是从花马池所展开的,显然从草原部族的角度来看,花马池是个非常特殊的地点,对鞑靼人来说是进可攻退可守。

也许此处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某种环境之下的最好选择,也可能是鞑靼人的主心骨达延汗巴图蒙克就喜欢从这里进攻,因为这里距离他的中军主力位置,以及他们放牧的位置,再是他们认为的风水宝地更近,更适合他们发育。

朱祐樘道:“那是朕冒失了,先前朕只是想把张廷勉给调回来,让他当个闲人,现在看来,应该让他多在西北停留一段时间。要是这会鞑靼人趁机杀来,不是什么好事。不过料想鞑靼人刚滋扰过花马池,不会再来。”

说到这里,朱祐樘也稍微放心下来。

鞑靼人在年后才刚袭扰了花马池,且还取得了胜果,撤走之后大明的防务必定会加强,鞑靼人这会来侵犯的可能性,似乎是不怎么大。

朱祐樘或许是觉得这话题有点扫兴,随即道:“秉宽,眼下咱不是正在辽东用兵吗?西北的事,先放放,你再给朕说说辽东的用兵计划,朕想知道这边到底是如何重要的,朕也知道,想平草原,必须要先把那些不安定的因素解除,辽东迟早该彻底平靖,朕想从你口中得悉这一切……你说的,比谁说的都管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