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大局未定

此时的崔元不由好奇望着朱凤,他似乎很奇怪朱凤哪来那么多消息渠道。

不过随即他就明白了。

朱凤在研武堂混了这几年,不是白混的,很多从研武堂出来的将领,就算这些人并不是顶级的武将,但分布在各军中的中层,已经成为边疆各处的骨干,且都是实际带兵人员。

平时朱凤是嘻嘻哈哈的,也不觉得别人对朱凤有多尊重,但获取个消息倒是不难。

再加上朱凤还有张周这个朋友,天下人都知道他朱凤跟张周之间是称兄道弟的,且朱凤背后还有成国公府这棵大树,的确不是他崔元这种刚冒头的新贵所能相比的。

崔元道:“蔡国公到此来,不知是为何?”

显然崔元很担心张周是来当监工的,他这个尚未上任的总兵,感觉压力很大。

朱凤笑道:“这个我倒是得悉了一些小道消息,都是外人不知的,你要想听,我跟你细说。”

说着,朱凤坐下来,一点都不见外,笑眯眯道,“张兄来这里,是要往辽东调兵的。鞑子不但有蒙古鞑子,还有女真鞑子,我们是把蒙古鞑子给收拾了一顿,可女真鞑子最近这一年,又开始兴风作浪。张兄不在,那位新建伯也不在,女真现在有点得意忘形了。”

崔元对此显然也有些孤陋寡闻,问道:“女真人不都已经被收拾妥帖了?我还知道,女真人多数都已经南迁。”

朱凤道:“鞑子就是鞑子,习性难改,他们南迁是不假,但本性是恶劣的,怎可能会安心从事生产?在辽南等地,他们开始闹事,甚至占据一些城池和山寨,有的还直接自行北撤。”

“是这样?”崔元道,“那应该杀一警百。”

“没用。如果这些女真人都是一伙的,倒也好解决,可他们本身就是山头林立,这个跟那个就没什么联系,他们内部倾轧就很严重,这些人就不服管,之前还想以怀柔政策,现在可能就要更强硬一些,迁到辽南都不行,或是直接给送到云南!”

朱凤一副很懂行的样子。

崔元问道:“依你的意思,下一步,蔡国公就要带兵平女真了?”

知道张周是借道永平府去辽东,崔元多少也松口气,至少不用每天面对张周这样强势的上司,这很容易让自己露怯。

朱凤道:“我看不是。听说可能是用唐寅的人吧。那位唐伯虎,可不能小瞧,他可是张兄的同门,如今在朝鲜内一直没回来。”

“对了,他为何一直没回?”崔元这会就好像个政治小白一样。

很多事他也看不懂,以前也没人跟他讲,他也不需要去问,本身这些事也跟他没多大关系。

现在既然朱凤说了,他自然也想问个究竟。

都当总兵的人了,如果这些事都完全不知,他自己都觉得自己太难混了。

朱凤笑道:“唐寅这人,看起来只是个书生,但干起狠活来,丝毫不多让,朝鲜他就把朝鲜君臣一锅端了,就用区区几百人就成了大事。他去朝鲜,是为了调兵的,可朝鲜人并不想帮我们打女真,只有让唐寅去,才能逼着他们出兵。”

崔元摇摇头道:“以我估量,就算是唐侍郎前去,朝鲜也未必会就范吧?他们出多少兵马,都不及大明出个几千兵马有效。”

朱凤道:“这你就不懂了,朝鲜出多少兵马不重要,他们的兵马不顶事也不重要,重点是让他们厮杀,最好是两败俱伤。”

“哦。”

崔元道,“所以说再下一步,蔡国公还可能会派人去收拾朝鲜?”

“这可不能乱说,朝鲜到底是我们的藩属国,多少年都这样,那地方也有点不服王化,但再怎么说大致还是听话的,这种话要是被人知道,还不定以为我们对于藩属国都要靠威压,而不靠怀柔。”

朱凤这会似乎倒在意起来面子上的事情。

崔元笑着点点头道:“听君一席话,我感觉茅塞顿开。”

朱凤起身,笑着回礼道:“总之以后这里的事交给你了,我等张兄来之后,跟他商量好回去的日期,说起来好些日子没见到他,还怪想念的。你可别误会,我觉得这辈子认识他,真是荣幸啊。”

崔元也站起来相送,闻言感同身受道:“虽然蔡国公对我的提点不多,但他也算是我的伯乐,我也觉得三生有幸,能认识这般之人。”

“彼此彼此。”朱凤道,“那以后我们也可以通力合作。我们多帮张兄做点事,以后也能像他一样成为朝廷栋梁。”

崔元愣了愣。

我们现在都带兵打了那么大的胜仗,且被皇帝委以重任,还不算是栋梁?

但再想到张周所做的,也会让崔元稍感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