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没有你,哪有他们的今天?

“是,是。那大概就是京山伯和安边侯,因为有陛下龙威护佑,他们运气好一些吧。”

李璋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在想,装什么装啊

这要不是你的提点,以崔元和朱凤俩货,能取得这么大的功绩或者说,没有你哪有他们的今天

一个长公主驸马,一个国公府的二公子能成为大明栋梁

你自己不承认,是因为你怕别人也意识到你在背后只力挺他二人,还会妒忌他们,甚至会觉得你偏私但其实大家心知肚明就好。

张周看李璋的神色,就知道此人心中大概在想什么。

有些事情,大概也是解释不清楚了。

西暖阁内。

张周刚到门口,朱祐樘就亲自过来迎接,甚至拉着张周的手臂,又到了地席前,坐下来之后,朱祐樘迫不及待将战报拿给张周看。

“秉宽,你用人,朕不服都不行啊。”

朱祐樘脸上也带着感慨,“这要换了几年之前,有人跟朕说,成国公府家的二小子,加上朕的妹夫,能取得这么大的功绩,朕是绝对不会相信的。一次两次,还可以说他们是运气,但光看他们的勇气,还有每次骨子里带着的那股执着,朕相信,就是老天让你来告诉朕,此二人是可用的。”

张周道“陛下谬赞了,也并非全是臣举荐了二人,甚至是安边侯举荐了臣,还有是永康长公主亲自为其驸马请缨的。”

“哈哈。”

朱祐樘摆摆手道,“别说了,谁提点了他们,别人不知,难道朕不知吗他们以前是什么品性,朕也都是清楚的。就说你在用人上,眼光之准确,还有用人方法上的得当,就堪称是神人,朕也不知为何会有这么大的福气,能得到上天如此的眷顾。”

张周心说,虽然你在感谢我,但我怎么听着这意思,你觉得老天更牛逼呢

可问题是,身为君王的人,不应该脚踏实地,认为人事是由算谋等构成还能把什么事都归于老天

“本来朕还担心,提你为吏部尚书之事,朝中或有人反对,现在看来不用了,莫说你做个吏部尚书,就算是入阁,执掌上听处、阁部,又能怎样大明这么多年以来,总算看到一些希望,朕难道不把握,还要听那些迂腐的人,不断给朕出馊主意吗”

朱祐樘说着,提起笔道“朕要给你嘉奖,还要给知节、懋仁嘉奖,各升一爵。”

陈宽急忙提醒道“陛下,爵位之事,应慎重。再说,蔡国公这边已经是”

都是国公了,也不分什么一等公、二等公的,你说要晋爵,那就只能往外姓王加封了,但以张周现在的功绩,好像还达不到那么牛逼的地步,就算是开国元勋,也都只是封国公,死后追封郡王的。

张周的功劳,还能比那些开国元勋更高吗

朱祐樘道“你是不是想跟朕说,如果朕继续加封秉宽,朝中人又会有各种非议让他们说去秉宽有识人之明,朕也要敢于用人,如果有功不赏的话,朕何以立足于天下”

“陛下。”张周赶紧道,“臣所做之事,都乃份内,并无贪功之想法。再说此战的确乃是由前线将士所取得,如此恶劣之天气,他们仍旧能在冰天雪地中取得大捷,臣认为更应嘉奖他们。”

“秉宽啊”

朱祐樘似乎又有些不太高兴了。

朕给你嘉奖,也是冒着天下人反对风险的,你还这么客气干嘛

但其实朱祐樘也理解张周的心思,现在张周已经是别人眼中的佞臣了,那当国公还是当郡王,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仍旧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光有个封号,让他不容于他人,也不容于历史,这似乎也不是什么好事。

“陛下,臣还认为,应当即刻下令,由蓟州派兵北上,协同安边侯和京山伯领兵撤回,鞑靼人部族众多,且此番他们损失巨大,若是他们要鱼死网破的话,只怕我大明将士还是会遇到一些麻烦的。”

“嗯,有道理,马上下旨”

朱祐樘也是当机立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