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这次不行,就等下次

十一月初二。

这一天大宁周边下了一场大雪,将士们尽管半夜就起来防备雪灾,但在早晨多数将士起床时,大雪已经将整个营地所覆盖,很多帐篷都塌陷,很多人都在清扫积雪。

而马匹也因为这场雪,显得病恹恹的,军中各处的军需官和将领,都在清点各自营中的人马和物资。

崔元亲自到营地周围查看了这次的损失情况,随后他回去找朱凤。

本来作为副帅的朱凤,更应该亲力亲为,但显然朱凤在后勤补给这件事上,没有崔元那么有耐心,也没有崔元看起来那么平易近人。

“知节,如今的态势不妙,弄不好的话,我们也只能打道回府。这算是无功而返。”

崔元到底没王守仁那种魄力。

作为军中传言,最像新建伯的男人,崔元一直顶着的是新建伯二号的光环而存在,别人也会觉得,他带兵打仗很勇猛,二百人就敢打鞑子一万人,甚至比之新建伯也不遑多让。

但崔元实际的情况,是个明事理的读书人或者说,他用谨慎作为理智,他也知道自己的前途是靠联姻所获得,这种时候保住命比什么都重要。

朱凤面带自责道“都怪我,要不是我提议带兵到大宁,就不会错过战机,这下什么机会都没了。”

朱凤抬头看着外面茫茫的雪地,脸上满是自责。

崔元将手放到朱凤肩膀上,轻叹道“这不能怪你,我们只是不想让鞑子在大宁生事,就算是陛下知晓,料想也不会太怪责我们。再说,军令是我所下达的,如果要承担责任,那也是我来。”

“崔兄,你可真有担当,我很佩服你。”

朱凤用感激的眼神望着崔元。

大有一种找到知己的感觉,可能是崔元最近对他朱凤的提点很多,至少在朱凤眼里,崔元没有张周那种“高冷”,好像什么事都会跟他商议,这就让他觉得很亲近。

而张周

在朱凤的心目中,那更好像是个神秘莫测的半仙。

崔元道“我们过大宁已经三百多里,如果再继续走下去,难保不会遇到什么特殊情况,以我想来,不如我们直接折道往辽东去。从辽东再回蓟州。”

“这样不行。”朱凤道,“如果走辽东,我们的兵马跟他们不是一路人,他们会在通关等事上,给我们找麻烦。到时我们可能连关口都进不去耽误了行程,朝廷问责的时候,可是我们来担着的。”

崔元点点头,道“还是你比较了解其中的关节。如果不走辽东的话,我们也没法直接再从大宁走,一路艰辛不说算了,我们再往东走走,这样避免鞑子来犯,我们再南下往蓟州方向走。”

“嗯,可以。”朱凤这次就没意见了。

崔元道“由你来带路。”

朱凤一脸懵逼道“我以为崔兄你认识路的军中应该有能带路的。”

“这”

崔元也显得有几分尴尬。

但好在崔元是个诚恳的人,有什么事也不藏着掖着,他解释道“最初都是按着舆图走,但从三天前开始,我们走的已经不是正式的道路,连古道都不算,问过向导,说这里乃是鞑子的地界,除非是在北征的时候,否则可能大明将士一辈子都不会来。有夜不收给探路,说是周边的地势起伏落差很大,为防止雪崩和路不好走,我们最好是选择一条大路。”

朱凤问道“大路在哪”

“呃”崔元显得很为难道,“还在找。”

朱凤也显得很无语。

搞了半天,大军行到现在,已经“迷路”了

难怪你崔元力主要往东走,感情是怕落进鞑靼人的圈套中,就选一条最稳妥的道路

朱凤道“之前路还好找,下了这场雪,情况可能就不妙了。”

“谁说不是呢如果按原路返回,路上崇山峻岭的下雪之后,路根本没法走,可要是不走原路,我们只能自己去探路可能情况更糟糕。”

崔元也发愁。

朱凤这才知道,找一个也是第一次作为主帅领兵的当自己的上司,是有多糟糕。

什么都是在探索,连打仗的路都是要靠自己去寻。

朱凤问道“那我们先在这里驻扎几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