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一夕之间声名狼藉

张周道“陛下,实践出真知,既然已拿回种子,明年开春之后便可播种,在南方等处,今年入秋之后同样可以试验播种。臣认为几年下来,各地的口粮就会增加,也可将其用于北方将士的日常口粮。”

朱祐樘笑道“秉宽,你这有些操之过急了,朕倒觉得没那么急。带回来多少”

那将领回道“带回半船,另外还有其余的作物,也不好形容,因有旨所下,要带回那边未曾于大明出现过的作物,所以能带的,都带回来了。”

“嗯。”

朱祐樘点头道,“挺好,挺好。”

说着,朱祐樘还在端详着架子上的一众作物样本。

显然朱祐樘很想问张周,这其中是不是有长生不老的仙草。

这对一个富有四海的人来说,只有长生不老才是他们最高的追求,除此之外好像追求什么都只是精神上的,只能在有命的情况下去追求,所以命对他们来说是不可割舍的。

越是身在高位,越是怕死。

张周

道“陛下,这几种,臣认为都可以试着去播种,除了口粮作物之外,还有不少的经济作物,通俗说便是可以作为制造物品之用,臣也要带一些回去,好好研究一番。”

“可以,这些都是你弄还回来的。”朱祐樘笑道,“你想带走什么都行,朕还在琢磨,是不是马上派第二批船队出海”

不论是否有仙草,

光是一次出海能带回一百二十万两白银,就让皇帝觉得,这出海价值简直太高了。

其实这次带回来的白银还并不止这些,只是运到京城有这么多。

张周道“陛下,再派船出海,就要派出更大的船队,带更多的兵马,要经营海外之地,则需要将士们能征服和驻守,臣认为此事应当再行斟酌。”

“对对对,这可不是一杆子买卖,朕也没想到,这不是蓬莱仙境,简直是金山银山。来人,去将此番出海的事,详细整理成册,朕今晚就要好好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地方难道遍地是金银吗”

朱祐樘百思不得其解。

这次出海,仙草还没找到,但财已经发了。

本以为造船和出海的事,是在陪张周闹腾,只是用信任去博取一个机会谁知道机会博来了,还带回来钱财,且这些钱财是不用进户部府库的,就属于皇帝私有。

当皇帝的只觉得银子好,也没想过这些白银流入,是否会造成通货膨胀

就算朱祐樘有一定的见识,在思考问题上也不会那么全面,主要在于这年头的人只读四书五经,对于经济学等没有什么概念。

那些东西,都是要经过几百年的沉淀,形成理论。

或许在后世一个普通小学生都知道的事情,但在这时代却是深不可测的高深学问,在于没人去发现,或者说不需要去发现原始农耕社会仅仅知道粮食产出多少,税赋几分,然后以此来养活百姓,完成可持续发展就行了。

“秉宽,明日早朝上,你一定要来,跟他们好好说说。”

朱祐樘跟张周临别之前,还特地嘱咐了一下。

显然当皇帝的也知道在很多事上,他也是门外汉,需要张周这个“懂行的”出来给那些大臣解释一下。

随后张周才在李璋的陪同下往宫外走。

“蔡国公,陛下还让咱家跟您说说英

国公的事。”

李璋在外人面前有一股狠辣的作风,但在张周面前,他则显得很谦卑谨慎。

张周道“我也觉得奇怪,怎么突然英国公的名声,就好像是一夜落地了一般,市井之地都在谣传起来,好像不怕非议朝中大臣,会惹来什么祸事。”

李璋道“这还是因为东厂派人去传言,也允许民间议论,若不然的话,那为首之人早就被拿下,甚至是问罪。”

“原来如此。”张周道,“那不知英国公到底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

李璋笑了笑,他当然知道张周是在装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