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太子理政

在场大臣没有开口的,似乎都在等别人开口,或者是找有份量的人出来打个样。

朱厚照道“诸位卿家既然不说,那就先由我来说了。”

说着,一伸手,萧敬随即开始从怀里往外掏奏疏。

你们大臣没有想提的,但你们平时所提的都会以奏疏的方式呈报上来,我朱厚照既然作为太子出来听政,一点准备没有,那还不是被你们所笑话

“我看过近来未经处置的朝中大臣,也经过张先生和萧公公等人的提点,得知如今最重要尚未决断之事,乃是辽东女真人的复叛,辽南等处接连发生女真人劫掠村庄之事,先前安顿女真人的策略似乎并不奏效,诸位卿家如何看”

朱厚照笑盈盈的。

好像连所说的话,都是有人提前给他规划好的。

在场大臣已经开始蠢蠢欲动。

如果说之前没人出来奏事,是因为觉得这种奏事没什么必要,但从太子这个开场方式,他们意识到今天所谓的议政,很可能是要动真格的,除了皇帝不在之外,其实有身份决定事情的人都在。

尤其是张周。

如果张周跟朱厚照同时决定,连司礼监也没什么意见,那皇帝还不照准吗

那有没有皇帝现场拍板,好像也没多大区别了。

瞬间文华殿内这场议政的级别,好像提高了几个档次。

刘健道“女真人安置在辽东各处,名义是要分而治之,但因各处分散而无从详加管束,以至于内生变乱。女真族民与汉民之间本就有冲突,若于同处安顿,无论是斗殴盗抢等罪行增加,也容易造成地方理政之弊。臣请将女真人重新归置,安至于辽西、辽北等处,或可戍边,或可将其置于蛮荒之地。”

朱厚照点头道“分散不好管理,要归置起来,更容易管束。是这意思吧”

刘健拱手道“是。”

“可是。”朱厚照道,“现在已生变乱,如果再将他们归置的话,那不等于又会形成女真人的村寨他们又会结成部民,对地方的扰乱更甚。”

谢迁忍不住提醒道“殿下,刘阁老的意思,是将女真人送去戍边,把他们安置在靠近鞑靼人的土堡城塞等处,用边军兵马震慑,可令其安分守己。”

朱厚照道“多谢谢卿家提醒,可本宫仍旧认为,这不是解决此事的良方。”

我去。

谢迁听了差点想打人。

你个毛头小子,从来没上过朝堂,也从来没处理过政务,说好是来旁听的,哪来这么多意见还不是解决此事的良方那你倒说说有什么良方你怎么不上天呢

朱厚照低头望着自己的手心,也不知他在想什么,却是幽幽说道“以我所知,女真人骁勇善战,如果给他们生存的土壤,继续让他们打猎、放牧,他们会跟他们的先祖一样,屡屡来造成对大明边疆的冲击,造成不小的边疆祸患。”

谢迁道“羁縻之政,乃大明太祖皇帝所定,是为以夷制夷,若将其收编入汉土,是为对汉民利益的损害。”

朱厚照问道“那为什么不能将他们安置于更多的地方,不一定非要在辽东,可以在江南,也可以到西南,总之可以安顿的地方都可以让他们去,可以给他们土地耕种,还可以让他们经商,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性,不再以马背为生,不好吗”

谢迁又有些生气,这次他先瞪了张周一眼。

好似在说,太子这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不是你提点他的吧听听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朱厚照也随即把目光落到张周身上,问道“张先生,你认为我的建议行不行”

张周笑道“殿下的提议有想法,但执行起来或有些麻烦,先不论各地是否有闲置的土地来安置女真人,就说如今辽东的形势,还是先要平定叛乱为先。把女真人给打服,再谈如何安置。”

谁说这小子有想法,就一定是旁人所提点的

别看这小子年岁小,学也没上几天,而且贪玩好闹事,但这小子想法可真是挺多,有时候天马行空的不受约束。

张周也想说,你们这群人,请不要把眼前这个熊孩子,当成你们家未经事的同龄儿孙看待,光是这小子的格局,一般成年人都不及,你们跟他接触多了就会明白。

“嗯。”朱厚照点头,似乎同意张周的说法。

先剿平女真人的叛乱,再谈安置。

可一旁的谢迁听了却觉得不爽,插话道“欸,蔡国公,事要定明确。若是没记错的话,于辽东各处抚女真部民的事,可是由你所提出来的,如今抚民出了乱子,可不能再像之前一样要等平叛之后再定,应该及早定下,免得事后又乱了章法。”

谢迁的话音落,周围几个人都不由将目光落在他身上。

还是你谢于乔牙尖嘴利啊。

你就是在说,张秉宽他虽然打仗厉害,但其实在安邦治国上可能也就是个门

外汉,不然为什么一个安置女真人的事情能做到如此一团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