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这次直接升游击将军,而游击将军并不是常设职位,跟总兵官一样都是临时所设。

而游击将军基本是要卫指挥佥事级别以上,才能担当,而徐甚只是一次战时的功劳,就直接从副千户的虚职跳过正千户,而晋升为卫指挥佥事,这已经属于越级提拔,而是直接到延绥镇驻地榆林卫去到秦纮身边当将领,这地位提升可是很明显的。

徐甚似乎也很清楚自己晋升是依靠于谁,所以他跑来跟崔元道别,同时也是来献殷勤的。

崔元道“那恭喜了。”

徐甚脸上也有些兴奋,跟崔元攀谈之后,很快就谈到了崔元的军功犒赏问题。

崔元叹道“还在等朝廷的通知,也不知为何,你这边这么快。”

徐甚道“听襄城伯跟卑职说,是秦老部堂亲自点名,将卑职调去榆林卫,具体的军功犒赏之事,想来朝廷还在认定,战事刚休,按照以往的惯例,三四个月等军功到,也都是平常事。现在才过去还不到十天,崔驸马您不必着急,以卑职想来,您至少也能晋升侯伯之爵,得诰券。”

“不敢想。”崔元汗颜。

我还没等怎么回事,不过是有勇气,在战前号召一起往前冲,甚至战场上我都没遇到什么像样的危险,也没亲自去跟鞑靼人拼命,就给我封个我前半辈子都不敢想的爵位

算了吧。

有多大的头戴多大的帽子,不做那妄想,也就不会失望了。

徐甚又道“襄城伯想要见您,要不卑职引您去见”

“嗯。”

崔元还以为李鄌有什么要紧的公务要找他,将自己买回来的东西放下之后,便与徐甚一起出门,往城东的军营而去。

崔元见到李鄌之后,徐甚就急忙告辞而去。

李鄌甚至将亲随都屏退,把崔元叫到内堂,给崔元看过几份本地的上奏。

“这是何意”崔元没明白过来。

李鄌道“崔驸马功勋在身,不必担心事后被追责,但军中上下现在不少人在自危,陛下光是派兵进河套,就有五路兵马,加上宁夏、固原、陕西等处的地方兵马,少说也有十几路,杂七杂八近十万兵马,可跟鞑靼人交手的兵马尚且还不到三万。功劳不得,就怕得了一身罪过。”

崔元仍旧好奇问道“这场仗不是打赢了”

李鄌叹道“就是因为打赢了,才怕被清算,保国公不必说了,他的人现在都想着找靠山脱难呢。地方上的人也在四处活动,最近崔驸马就没见什么来拜谒的人”

崔元想了想,摇摇头。

他到了宁夏镇之后,光顾着休息和闲逛了,还真没什么人去找他说项。

“可能”崔元斟酌了一下字眼,“我平时又不在军中效命,他们可能是觉得,找我没什么用吧。”

李鄌道“作用大着呢,刚得知的消息,陛下在朝上直接以蔡国公为首,以兵部来整顿各边镇的军防等事,崔驸马跟蔡国公过从甚密,将来你可是领兵的人选,三边等处的军政也多半要落到你肩膀上,你说一句话,比别人说十句百句都管用。”

“啊”

崔元吃了一惊。

我现在这么重要吗

我连自己的军功还没搞清楚呢,你们居然觉得我能帮到旁人

李鄌笑道“崔驸马到现在,除了参劾保国公那份奏疏之外,还没上过旁的奏疏吧”

“嗯。”崔元点头。

“那是该上一份了,把西北的情况,跟陛下奏报一下,也好让陛下和兵部都知道现在的形势如何,就算有的人未曾于战场上与鞑靼人正面为敌,也不是说就一定是因为怠慢军机所致,具体情况还是要区分清楚的。”

“襄城伯的意思是”

“在下之意,将来在下还想多跟崔驸马您学习一下,就算留在西北之处继续统兵治军,也是极好的。”

崔元听到这里,再愚钝也听出来了。

别人还没找他说项,李鄌就是厚着脸皮找他的第一人。

崔元直言不讳问道“襄城伯,我想问你,你是不是也怕此战之后,被朝廷追究你的责任”

“我我不是跟崔驸马一起奋战了吗过去这些日子,我也未曾合眼,军中上下的事务,我一刻都不敢怠慢,过黄

河送兵马,我可是把近半数的兵马都给了崔驸马,你可不能我们不是分工协作吗在下是领兵在南岸,你在北岸”

李鄌尽力为自己辩解,差点有点语无伦次。

崔元道“我理解。”

李鄌看到崔元那不急不忙的样子,心里在恼恨,心说,你理解有个屁用

让你上奏,把我的功劳大书特书,你到底会不会

“可是我跟蔡国公真的不熟,不过跟户部的王侍郎也只是见过几次面,他还给我书籍让莪自学”崔元正要好好说说自己的发家史,突然发现李鄌正用不怀善意的目光望着自己,只好感慨道,“那我这就给朝廷上奏,尽量陈述我之所见。襄城伯不必担心,相信陛下会明察秋毫,不会少了你的战功。”

“是,是。”

李鄌嘴上在应着,心里在想。

陛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好,就怕明察秋毫,如果真斤斤计较起来,此战除了你崔元和杨一清的人,剩下的将领都要跟着一起遭殃完蛋。

京城,戏楼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