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创造不了历史

朱祐樘明显是先发制人。

先报捷,把西北的形势告诉你们,朕用秉宽又打了胜仗,紧接着说西北问题很大,让兵部尚书牵头完成西北军政的改革,即刻开始到年底之前完成,如此合情合理,请问你们如何反驳

连刘健这样有远见卓识,也有话语权的首辅,在面对如此“狡诈”的君王时,也显得无能为力。

朱祐樘趁热打铁道“诸位卿家,北方用兵一直是国朝的重中之重,历来靡费甚多,这两年并未增加,却也打得风生水起,这一切还是要仰仗于秉宽对边政的支持。”

刘健道“陛下,军政之事,非一人之力可就。”

朱祐樘微微摇头道“但也不能否认,秉宽在这些事上,出力最多。此番宁夏之战,虽然调兵遣将,也做到了对鞑靼行军路线的预判,奈何各边陲之地拥有的火炮、火铳数量不等,即便两次伏击,也未能将鞑靼主力斩获,收效仍旧不尽人意。”

皇帝居然主动说,这次的战果不行,这还是让大臣料想不到的。

两千多斩杀数量,这换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吹牛逼的,君臣之间对着吹。

可现在皇帝居然主动把功劳往下压。

一定有阴谋。

果不其然,朱祐樘补充道“军费未增加,是因大明于西山、张家口、永平府等处开矿,大同更是开起了连座的煤矿,以此来填补军需用度,即便如此,仍旧不能让大明各处拥有足够的火炮来抵御鞑靼寇边侵犯。所以朕认为,应当增加矿脉的数量,不应该只把眼光着眼于北方,南方也应该跟进。”

反击了。

马文升往刘健那边看一眼,虽然要将张周开矿之事叫停的事,是他今天跟刘健提出的。

但其实这件事早就在暗中进行了,皇帝的消息渠道明显也很多,也可能是内部有“叛徒”,还没等把事落实,消息就外泄,以至于皇帝这边能提前做好预判,挑一个西北报捷的时候,专门来堵大臣的嘴。

马文升一看这次刘健选择沉默不言,他也只能自己往前上,马文升走出来,举起笏板道“陛下,开矿之事劳民伤财,且令各地百姓不事生产,甚至有很多军中逃户从事采矿之事,会造成田土的荒废,且各矿窑跟地方官府矛盾重重,实在不应再加推广。”

朱祐樘道“马卿家所说的,都只是表面,朕不认为应该成为阻碍。”

皇帝也不用什么实际的案例来反驳,只表示了,朕不听你的。

马文升还想说什么,却见一旁的户部尚书佀钟走出来道“陛下,去年各矿山所产出的矿石等,分配时并未通过工部、户部,甚至未跟地方官府有任何的接洽,如何调运如浑水摸鱼,其中不少人中饱私囊”

“等等。”朱祐樘打断了佀钟的话,好奇问道,“这矿山本就是朕授意让秉宽去开的,所得也是他所拥有,他如何调运那是他自己的事,所谓的中饱私囊,是建立在朝廷开矿的基础上。如果是秉宽的他自然会去查,你们是在替他操心吗”

佀钟一听急了,赶紧道“陛下,矿山乃大明的矿山,不该由一人所调配。”

朱祐樘板着脸道“矿山也是朕的矿山不是吗你们认为,朕没有调配的权力”

“臣并非此意。”佀钟没想到,皇帝会利用他话语的漏洞来攻击他。

“朕早就说过,若是秉宽能从那茫茫的山峦中,找到矿山煤窑,以此来开矿,所得可以归其所调配,朝廷可以从中获取矿税,他也可以将这些矿山所得用以开辟新的矿山,甚至是养民、造炮等,朝廷出银子采购,这是之前朝堂上都商议好的,诸位卿家莫不是想让朕食言”

朱祐樘脾气上来了。

不说这么做是否合乎旧例,就说这件事是不是提前跟你们商量过的

谁让你们当时觉得,张周再牛逼,也不可能自己开辟出什么矿山,并以发家致富只能说你们对张秉宽能力的认识还是太浅薄了。

当时你们答应得好好的,现在张周真的已经把矿山开起来,甚至成为大明军需用度获取的中流砥柱,你们却认为这些矿山、冶炼厂等都不在朝廷的控制下,让朕收回

你们脸皮厚,朕还要脸呢。

朱祐樘一看在场大臣脸色也很难看,突然有种解气的感觉,往张周那边瞅一眼,眼神瞬间就和缓了很多。

“诸位卿家,朕不是非要倚重于秉宽,而是因为他对朝廷来说的确是不可或缺,接连几年,朕终于可以不用再为北方的战事烦忧,一切都有人来为朕出谋划策,朕要的是北方的太平,要的是国朝的长治久安。你们要理解于朕啊。”

朱祐樘还想在大臣面前找认同。

但可惜,他现在无论说什么,大臣都不可能给他足够多的支持,就在于君臣之间本身就是“对立”的,君权和臣权之间,是有隔阂的,想法不可能完全一致。

就在众大臣觉得很窝火的时候,张周也从大臣中走了出来。

张周道“陛下,有关开矿之事,臣认为,也没有必要往其余之处扩展,以目前矿山的数量来说,也足够了。

至于暂时没有满足边镇各处对于火器的需求,臣认为应当给一些时间,相信用不了几年,大明边陲防线将无懈可击。”

张周也主动退让了

谢迁走出来道“蔡国公,你不怕鞑靼人学会了你的技术别说什么鞑靼人没有足够多的铁,他们能造出刀剑来,怎就造不出火炮我就不信,一样东西,他人怎么都学不会。”

张周笑了笑,没理会谢迁的问题。

朱祐樘道“谢卿家,暂时你无须为未发生之事而烦忧,等鞑靼人再来犯,甚至用上了火器时,朕相信秉宽也能拿出好的应对方略。朕今天要说的不是这个,有关改边镇军务积弊之事,你们还有何意见吗”

谢迁好似赌气一般道“老臣认为,此等大事,应当再行斟酌,不该只由兵部负责,一切当从缓从权,不该一概而论。”

张周笑道“事急才要从权,如今既要缓还要从权也就是说,谢阁老也知道边政的积弊很多,只是觉得改革起来,不能操之过急甚至对于一些积弊,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我可没这么说。”谢迁否认道。

张周继续在笑着,那笑容让人看了很不舒服,就好像他跟文官是对立面一样。

朱祐樘道“既然由兵部牵头不合适,那就由上听处牵头吧。秉宽负责,至于朝中衙门要协同此事的,由秉宽来调度朕知道这么做会得罪很多人,朕也相信秉宽能把此事做好。”

谢迁当然不乐意,他还想说什么,却被李东阳使個眼色给叫停了。

接下来朝堂上就是为石沟城一战的军功而商议奖赏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