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师生同心其利断金

临近九月。

南京城内秋高气爽,也正是赏菊做文会之时,恰逢南京城内士子云集,城内的文风非常重。

这天朱厚照在孙澈和公冶平的带领下,去参加了个文会,然后

他就郁闷了。

他仍旧是用南下途中参加各地文会时的套路,都是那些陈词滥调,到了南京城内这招就吃不开了,这天在文会上,直接就被人当面嘲讽。

“一个不过十岁的稚子而已,制艺之学尚未完备,或是看过几句心学著作上的内容,自以为有几分才气,便以为自己无所不能”

“论功名,这里随便一人都比你高。”

“论才华,这里人人都可以出口成章,就问你能吗”

朱厚照那叫一声气啊,他撸起袖子就想打人,却被孙澈拦住。

朱厚照嚷嚷道“谁说我不会放马过来”

“好啊,你是写诗赋还是让在座随便一人出题,就以制艺来定高下”对方气势汹汹。

公冶平道“尔等好不害臊,明知我们这位小公子年纪轻轻,不与他论学,却要以诗赋和文章定输赢莫不是你们在心学上领悟太浅,连他都不如,想仗势欺人”

“说谁呢”

对面站起一片来。

一副要打架的模样,而朱厚照这边看起来就有点势单力孤了。

对面为首的公子哥笑道“学问不行,就夹着尾巴回去多学几年,再过几日,就是应天府所举办的大文会,到时莱国公和岭南、江赣等处的名儒都会列席,听说是由程敏政程学士亲自主持。一個十岁稚子,到头来也不过是伤仲永罢了”

“欺人太甚啊”

朱厚照一辈子顺风顺水的,哪受过这种嘲弄

他恨不能马上上去把那人的嘴给撕烂,奈何现场他完全不占优势,又自恨没有多带点人来。

等下楼之后。

朱厚照朝刘瑾道“去,给调兵来,老子要把这楼给他平了”

刘瑾急忙道“爷,咱还是别闹事啊,这里不是京城。您您的身份还要保密呢。”

正说着,孙澈和公冶平才出来,二人也是一脸的晦气。

本来就是跟自己的“大金主”朱寿出来装逼,或者说是帮金主装逼,以便从这小子手上换取一些吃喝玩乐的本钱,谁曾想今天逼没装到,还被人迎头痛骂,那感觉也好像吃了苍蝇屎一样。

“小公子,别与他们一般见识,明日再给你找个文会,定能压他们一头。”公冶平道。

朱厚照道“我的才学,是不是很烂”

“啊”

公冶平和孙澈都大感意外。

说自己才学不行就罢了,居然用“烂”来形容

这是在自我反省吗

刚才在楼上还一副要吃人的样子,怎么现在就这副垂头丧气的模样了情绪变化也太快了吧

孙澈道“朱公子的才学并不差,尤其是对心学的理解,世间少有,至于所谓的制艺等学问,都需要时间积累,您就算现在没有功名,将来也一定会金榜题名天下知。”

朱祐樘摇头道“不可能了,我一辈子都不可能金榜题名的。”

“为何”孙澈道,“莫非小公子是”

就差说,你不会是乐籍出身吧大明除了乐籍和戴罪之身,都是有资格参加科举的,连军户也不例外。

朱厚照不想跟孙澈他们解释,问一旁的高凤道“先前去江宁县县衙看过了吗他们什么时候放人”

言外之意,他要把胡峰从牢房里捞出来之后,就跟孙澈他们分道扬镳。

在孙澈和公冶平听来

你们不能帮小爷我扬名,跟你们出来还丢人了,那我们还是散伙吧。

孙澈抢白道“之前我们去看过,他那边没事,只要联系到他家人,交了赎罪的银子,就可以出来了。还给了通融的银两,狱卒怎敢为难一个生员呢”

“嗯。回客栈吧。”

朱厚照意兴阑珊。

本来商量好的,胡峰要给他租个大别业住着,但因为胡峰意外落罪下狱,事就先这么拖着了。

朱厚照还觉得住在客栈里,享受着自己在宫里所体会不到的人间烟火气,是一种美妙的事情。

但就是他的心情不太美妙了。

此时在江宁县的牢房内。

张周正作为“探访者”,与应天府府尹吴雄,一起到县衙来探访了因为推人下楼而被问罪的胡峰。

衙差把胡峰带出来时,张周和吴雄身着便服,连知县都只能站在一边陪笑着。

江宁县的知县也不是旁人,正是前上元县知县米景安。

本来米景安只是个举人,一任的京县附郭县知县当完了,就该卸任回乡,结果就因为曾在张周中解元时拜码头拜得早,南京吏部直接又给他派了个江宁县的知县

这会的米景安感觉自己见到了亲人,立在那对张周也是很恭敬的。

“来了。”米景安笑道。

“嗯。”张周起身

来,一旁的吴雄也站起身。

现场只有米景安是身着官服的,他还不知道这个胡峰是什么大人物,心里也慌张啊,这是什么人值得莱国公亲自到江宁县的县衙来探望我是不是马上就该把人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