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林瀚也有些惭愧道“尚未廷议,有些事做不得准。”

徐琼笑道“无论是朝中文臣,还是陛下,对你晋升礼部尚书之事,都没什么意见,唯一的变数会在你女婿身上,哈哈。算是提前让你熟悉一下环境了。”

“惭愧。”林瀚老脸有些挂不住。

徐琼屏退他人,请林瀚坐下来,问道“今日面圣,陛下可有跟你说过什么”

林瀚摇头道“多是一些寄予厚望的嘱托之言。”

“嗯。”徐琼点头问道,“最近可有人找过你我是说,可有人跟你提过,最近有人想要联名参劾秉宽”

林瀚面色带着几分阴霾,还是点点头,表示这件事的确发生了。

“果然啊,他们是为了针对秉宽,连你都不避了,或还是想让你大义灭亲呢。”徐琼笑着叹道。

林瀚道“朝中此等纷争之事,我本就不想牵扯其中,今日陛下对于莱国公似也寄予厚望。”

看似只是闲谈,但林瀚给徐琼所透露出的消息,却是让徐琼能听出来,皇帝必然是要力保张周的。

徐琼问道“那你觉得,若是秉宽就此致仕,或者是被夺职,他人会不会把这矛头又对着你了呢”

林瀚不置可否。

徐琼道“在朝为官这么多年,你我也都是老家伙了,我七十五,没记错的话,你也六十六了,我这就退了,你在朝怕也剩不下几年。非要在临入土之前,牵扯到那么多的利益纷争,实在是令人心倦。”

林瀚心说,你徐某人因为不是传统文官中的核心力量,甚至你上位还踩着裙带关系,所以才会觉得别人针对你,才会觉得心倦。

就好像我本来就没什么期待,自然也就不会觉得太累。

徐琼叹道“我觉得,还是不能趁某些人的心意啊。”

“哦”林瀚问道,“徐老部堂这是何意”

徐琼凑上前,低声道“秉宽年轻有为,短短两年,为大明立下那么多的功劳,连陛下纳妃的私事,他人水泼不进,他却能促成。”

“嗯。”林瀚对张周的本事,也是很佩服的。

“如果就因为他的晋升,坏了文臣体系中的论资排辈,他人就要冠之以奸邪之名,那以后大明朝堂是否都要以中庸为道,是否都要讲求无为而治了那大明朝堂,不是死水一潭”

徐琼言语之间,似对张周是很力挺的。

林瀚也在琢磨,难道是徐琼觉得自己退了,在朝没剩下什么政治资源,或者说徐琼的党羽以后没了靠山,怕混不长久,所以才会往张周那边靠拢

林瀚一时间没有去接茬。

徐琼问道“秉宽对此是何意”

林瀚道“是有关他人参劾他的吗我不知道,最近也未与他有过书信上的往来,他在辽东这半年时间里,我也未曾详细关注过他。”

徐琼笑道“那他还是在尽可能,不想去麻烦你啊,今天你我出城迎他,可就要把话都挑明了,你我也是要不遗余力,帮他在朝中维系住现在的权势地位,你觉得呢”

林瀚又没接话。

正说着,外面有传报声“左通政沈银台已在衙外求见。”

“让他进来,告诉他,不出去迎了。”徐琼笑着对外人说一句,才回过头低声对林瀚道,“你看沈禄,他与张氏一门关系紧密,但这两年张氏外戚无法得陛下之圣眷,一切都要指靠秉宽,他现在想在致仕之前求个侍郎之位,都不得不各处奔走了。”

林瀚早就知道徐琼跟沈禄之间关系亲密。

以前就经常同进同出的,外人也没觉得怎样。

可现在徐琼跟他林瀚说这个,分明也是在说以后沈禄就交给你来照料了,或者说他这辈子当六部侍郎的人生目标,靠你和秉宽实现了。

这就是以点带面,用一个沈禄,阐明一个道理,徐琼就是想在退休之后,保住他身后那群人在朝中的地位,才往张周这边靠拢。

这跟文臣武勋反对张周的理由其实也相仿他们是怕张周崛起抢了他们的位置。

可张周上位,要抢那群人的位置,必然要用到很多人,这是个大的空缺,徐琼又知道他本身就不为正统文官所接纳,哪怕现在跟正统文官结盟,等他退了之后,他的同党还是会被一个个排挤出去,那为何不从开始就另辟蹊径,站在张周一边呢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沈禄到了礼部之后,徐琼对于先前的话题便闭口不谈了。

他也不需要林瀚给出什么准信,或许徐琼知道,林瀚作为跟张周关系亲近之人,还是靠张周在大明会典修撰一事上,转给的功劳,让林瀚能上位。

那即便现在传统文官一方能接受让林瀚当礼部尚书,林瀚在京的时间也不会长久。

要么致仕等着他,要么南京六部尚书的闲差在等着他。

这就逼着林瀚,就算再孤高自傲,也不得不往他女婿张周那边倾斜。

徐琼作为一个“场面人”,最强求利益得失,他自然也会以自己为人处世的方式去揣度他人,而本身林瀚对于当官还挺热衷的,连曾经瞧不上眼的张周都能当女婿,徐琼觉得,你老林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一行人出城迎接。

一排轿子停在了东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