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黄鼠狼进鸡窝

张懋笑道“陛下,这是城下之盟。由不得朝鲜人不答应。”

谢迁道“英国公,话可不能乱说。”

“是老朽失言,这不是在内廷之中,畅所欲言,就没避讳陛下,请原谅老臣

的鲁莽直言。”张懋给朱祐樘认错。

朱祐樘却一点都不动怒。

要的就是有人出来跟你们文臣争一争,秉宽不在朝,而武勋之首的张懋如果在你们文官面前是个面瓜,那朕还平衡个什么劲直接你们文官说了算,朕当个橡皮章给你们盖印不就行了

朱祐樘道“也正是因为大明在军事上取得优势,既可以威慑于辽东、辽北的蛮夷,也可以震慑朝鲜国君臣,才有今日的事成。如果今日不从中寻求未来安定的保障,难道指望以后辽东撤兵,大明无力于辽东调兵遣将时,再指望朝鲜能恪守臣道吗”

错过这村,没这店。

刘健闻言之后,拱手道“老臣附议。”

这下连李东阳和谢迁都略带不解,你刘健怎么这么快就怂了

争得不是还挺好吗

朱祐樘点头道“刘阁老,你也应该知晓,这两年除了朝鲜境内遭灾之外,大明各处也是旱涝等灾害盛行,此时要安民守土,还要在军事上有所规划,对于大明的府库是考验啊。让朝鲜出钱出粮,是为对辽东安定的保障,并非是朕刻意刁难。”

“辽东安定,朝鲜境内也可安定,朕所做之事本就有为朝鲜扫除外患的相助,他们若只是冷眼旁观的话,对大明的将士也无法交待。礼乐之事,也不过如此。”

刘健继续拱拱手,等于是默认了朱祐樘的说法。

朝廷财政压力太大了。

现在能把这种压力转嫁出去,哪怕在某些方面真的有点刁难朝鲜人,甚至有点骑在别人脖子上的意思,但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刘健也忍了。

“好。”朱祐樘道,“那就颁旨吧,裁量权由秉宽决定,朕放权给他,其实是把难题交给他。朕相信他在辽东,不会有亏于国朝的利益,也不会危害到辽东的百姓,他一定能找到一个能让朝鲜也接受的方案。”

朝堂上没商议成的事,就因为张周提出的“交易法”,在内廷就这么获得了通过。

回到内阁值房。

李东阳直言不讳道“消息一旦公布,只怕朝中言官反对者会甚多,容易引发朝堂不宁啊。刘阁老是否认为,朝议之风往直谏上发展,每每逆陛下之意,容易触到陛下的逆鳞”

刘健摇摇头道“直谏本就是大臣之责,我并无意见。我只是从实际出发,大明经不起折腾了。”

李东阳道“可若是继续折腾朝鲜,只怕会被人说,我大明不仁不义。”

刘健问道“那到底是大明百姓的安居乐业更为重要,还是朝鲜百姓的福祉更为重要”

李东阳没有回答。

“张秉宽于辽东,平女真之事,的确也安了朝鲜之民,不是吗”刘健多有无奈,在谢迁和李东阳听来,他的话也更多是在辩解,“我甚至能理解朝鲜国主与女真人暗中来往,商议退兵互换利益之事,全在于非常时期不得已而为之。”

“这世上的事,不是非黑即白,朝鲜国主是真的对大明有不臣之心,要到非换不可的地步还是说这就是张周无中生有,在挑拨宗主跟藩国之间的矛盾”

李东阳点点头道“我明白了,没人有错。”

刘健道“的确,从女真、朝鲜、张秉宽和陛下各自的角度来看,谁都没有错,总认为错的是别人。但事情往往便如此,利益永远是归于自己一方,才是自认为对的。我们有时候也是太疏忽了陛下所知所想。反而是张秉宽他看似刚愎自用,但每一件事都是从陛下的角度着想。”

谢迁笑道“中堂啊,你这是把张秉宽夸到天上去了。”

李东阳摇头“于乔,我们不是在夸他,是难以制衡。不得不寻求妥协,这在他入朝之后,就一直在发生的事。到如今也没有变过。”

“你们都对。”谢迁也不辩驳,笑呵呵说着。

刘健道“辽东事靖,下一步就是备战草原,此才是劳民伤财之事,听说永平府的铁矿,才开采不过数月,就已引起地方纠纷,也是因为有张秉宽的威势在,才未酿成骚乱。”

李东阳点头道“利益在前,谁肯让出去呢”

刘健叹道“朝鲜人,在大明兵锋威压之下,就不得不出让国中之利。如英国公所言,对朝鲜来说,他们是别无选择,既然连他们也想早些把事解决,哪怕是牺牲一些利益也在所不惜,那我们还要顾念什么仁义呢”

谢迁笑道“敲诈他人,成了你情我愿的事这世道”

刘健道“世道就是难以令人琢磨不是吗年前张秉宽提出出兵女真时,谁曾会想过,事情会发展到今日这般田地说起来,张秉宽一人改变了辽东,改变了女真和朝鲜,也改变了大明朝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