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拨乱反正

谢迁道“连刘阁老你也这么认为了”

刘健再摇头,不想去评价此事了。

“宾之,你先回去吧,孔家的事你也早些定下,最近朝中文人的非议声四起,都跟你和孔氏一门的联姻有关,陛下对于衍圣公一脉的嗣爵等事也没有定下,由你去提,既是为扫除朝中的非议,恐也是陛下所愿。你去吧。”

刘健对李东阳很关心。

因为孔弘绪放火的事被揭发,同时也让世人知晓了有关孔弘绪当年所犯的罪行,等于是公告于天下,如此世人知道原来圣人的后嗣也有为非作歹的,还被朝廷所包庇。

也不全都是谴责的,多数还是觉得,朝廷应当还孔氏传承一个定案,同时也对李东阳取消女儿跟孔氏联姻的事非议颇多,也有认为李东阳落井下石的。

因为最近李东阳对孔家的人避而不见,更加深了朝中人的非议。

李东阳等于是得到刘健的“授意”,代表内阁甚至是朝廷,去见孔家如今名义上的家主,衍圣公孔弘泰。

所见的地方不在李家,而在京师文庙。

李东阳到来之时,孔弘泰已等候多时。

“李阁老,总算见到您了,现在孔氏一族未来的安危,可全都系在你一人之身了。”孔弘泰差点就要给李东阳行大礼。

李东阳摇头道“你不必如此。”

说着伸手去扶。

二人落座之后,孔弘泰也显得很拘谨。

李东阳道“你该早些回曲阜了。”

“唉”孔弘泰道,“回不去了,家兄的事,现在闹得沸沸扬扬,家兄自知愧对于朝廷,已有自绝之意。”

李东阳皱眉。

想自绝你倒是死啊死了我还觉得你是个人物呢。

做了那么多为非作歹的事,居然还好意思活着

话说若是一般人犯了你那么多事,朝廷的法度便不容,还跟你这样,能让你有二次犯法的机会

“如今对于衍圣公的传承,孔氏内争议也有,不过普遍认为,应当将侄儿过继到我名下,以此来继承爵位,所以”孔弘泰提出了孔家对于此事的解决办法。

还是孔闻韶嗣爵,但却不再是以孔弘绪儿子的身份,而是过继到他孔弘泰这个叔叔的名下。

这样就符合了朝廷对于爵位传承的要求,即若是嫡长子因为犯罪而被夺爵或剥夺继位人顺序之后,之后无论如何不再传到这一支的中心思想。

过继到别人名下,不就不是这一支了

李东阳皱眉道“所以你还有何想法”

孔弘泰低下头,有些惭愧道“之前的婚事,其实也快要水到渠成。”

李东阳差点拍桌子走人。

你们孔家说来说去,还是拿我这个内阁大臣的女儿来当筹码,以牺牲我女儿幸福为代价,拿内阁当老丈人为你们孔家人背书

凭什么

好不容易把婚约给解除了,难道就因为你侄儿过继给你,他就不是罪恶父亲生出来的

自欺欺人呢

在大明,或者说是在传统的封建社会,血统问题是被重视的,这种刻板印象也一直贯穿于各个朝代,这也是社会地位和宗族观念的基础。

只有当社会开明时,这种刻板偏见才会被解除。

但在这时代,想让李东阳接受一个奸淫掳掠杀人犯的儿子当女婿,他是接受不了的。

“东庄,听说你以前也有个女儿,为何就没想过,衍圣公在你这一脉传承下去”李东阳问道。

“啊”

孔弘泰惊讶无比。

李东阳道“我知道你们兄弟二人感情甚笃,不会有兄弟阋墙之事,但也不代表爵位的传承,要以你们孔氏的族规来完成,朝廷还是愿意站在你这边的。”

孔弘泰一脸窘迫,不知该如何应答。

他孔弘泰的情况,正好就是一个“家规”和“国法”冲突的外表体现。

名义上,孔弘绪因为犯罪而被剥夺了衍圣公的爵位,但孔家的家规中,孔弘绪仍旧是嫡长子,拥有家族的继承权,所以孔家的一切应当由孔家嫡长子一脉来继承。

孔弘泰就算是衍圣公,在家里也要受兄长的欺压,在外由他孔弘泰去完成应酬结交等事,但回到家,每次见了他大哥都要客客气气,遇到逢年过节更是要过去给他大哥磕头行礼,孔家上下就没有他孔弘泰做主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孔弘泰如何有资格生儿子继承爵位呢

孔家需要你孔弘泰绝后来完成孔家传承的“拨乱反正”,那你就要绝嗣,这不由孔弘泰的意志所转移。

其实李东阳也明白这一点,以前他不说,是知道说了也没用,孔家的事也不会因为他一个大学士的干涉而改变。

但现在舆论已对孔弘绪非常不利,等于说是天机落到了孔弘泰这边,李东阳为了不嫁女儿,也就不惜直接跟朋友说了你还是自己生一个儿子,来继承爵位,那什么事都解决了,以后咱也就别再提什么联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