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自行解决

皇帝让你来打仗,现在草原形势还不定,你居然要放下手头的军务去开矿

宋宪则没那么多意见,他请示道“制台大人,您看末将有何能相助的阳和卫能帮抽调人手前去协助。”

张周瞅了宋宪一眼,似乎这个阳和卫指挥使很希望能攀附上他这棵大树,极尽巴结,有点公器私用的意思。

“不必了。”

张周拿起桌上的几份东西,交给唐寅,意思是帮他打包整理,“我在阳和口也叨扰多时,给你们添麻烦,如果火筛入关时,我再回来。大同周边的事务,多听那位王中丞的,不给他找麻烦,就是不给我添堵。”

“是。”

宋宪领命后,被张周先打发出去。

唐寅问道“有什么,不方便在他面前说”

张周道“我说唐师弟,你把陛下的奏疏,好好研究一遍,明日我们动身时,你告诉我心得。就这样你也回去吧。”

“”

唐寅很无语。

有什么不直说,让我回去研究我研究什么皇帝给你的敕令都是明文规定的,难道还有什么暗语不成

但现在是张周给他的命令,他也只好把所谓的敕令都拿出去,连夜去“研究”。

当晚张周见到了陈氏女。

陈氏女是从宣府过来的,她本来还在宣府等张周找她开矿,临时被征召到阳和口,一个生在江南鱼米之乡的富家女,到西北这种苦寒之地,她都不知自己来西北到底有何意义。

但若说就此让她回京城或是南京她也回不去。

“张大人。”

陈氏女见到张周,神色非常恭谨。

如果说以前张周在军中的委命,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以及别人口口相传的传闻中,现在则呈现于她眼前。

“坐。”张周平时看上去懒散不作为。

但到了西北,张周是真做事的。

眼前他近乎所有的公务总结起来就是钱和粮。

张周让唐寅去研究皇帝的旨意,其实就是让唐寅知道,皇帝在所有旨意中近乎一个字都不提钱粮之事,就是告诉他张周,备战可以,但朝廷能给的支持有限,全靠你自己筹措。

在此基础之下,只要你能把钱粮给变出来,你想怎么干都行。

陈氏女这次坐下来,跟张周远远隔着,显得很拘谨。

她还不由往一旁立着的刘贵身上看一眼,若非这里是议事帐篷一般的存在,旁边还有人的话,她心里真该担心张周是觊觎她的人。

“一路走来,辛苦了吧”张周笑着问道。

陈氏女道“走之前,各处都不太安稳,但路上却很太平,甚至可见商队来往。听说是大人在草原上打了胜仗,保了边塞的安稳。”

“挺会说话。”张周道,“不过这没意义,本来我是想在张家口堡以北开铁矿的,但现在我改了主意,准备在大同镇开煤矿,把你叫过来目的正是因此。”

陈氏女听完后,稍稍放心下来。

她问道“大人是要让各地投献矿窑吗”

“呵呵。”张周在笑。

这口吻,有点像是张鹤龄,在知道要在大同开煤矿时,都觉得是要抢民间的矿。

刘贵冷冷道“大人岂是那种巧取豪夺之人”

“是小女失言,还望大人见谅。”陈氏女急忙起身认错。

“坐。”

张周道,“我开矿,从来都是靠自己的本事,你也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如果不能把自己所学的用在实处,那跟没学也没什么区别。我要的,也只是你的一个幌子。”

“小女子不明白。”

陈氏女跟张鹤龄在开矿之事上所充当的角色是不同的,但张周觉得,此女是明白官场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只是嘴上不说。

“开矿,最大的问题是与民争利,这容易为御史言官所参劾,我也从来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西山煤矿,我靠的是蒋家,大同我则用你陈家。”张周道,“但你陈家必须要无条件归附于我,你在京生意失败,令你不得不上这条船,不是吗”

陈氏女双腮肌肉紧绷,不言语。

张周道“明天跟莪南下,遇到有矿的地方,你留下帮忙打理,至于用人方面大同巡抚、地方卫所都会协助,唯独地方知府、县衙等不会配合。”

“你该知晓,我来西北用兵,所仰仗的是巡抚、都司、行都司,以及下辖的总兵府、卫所、千户所等衙门,跟地方文治衙门无关。”

陈氏女大概明白,她这是要充当排头兵。

“有麻烦,会有人来帮你解决,但大问题还要你自己来面对,如果有官府去查抄矿场,你也要硬气起来。祝你好运。”

张周也就明着告诉陈氏女。

你帮我开矿,地方官府肯定会找你的麻烦,这

就涉及到强龙跟地头蛇之间利益的争端。

看起来你背后是有卫所、千户所为你撑腰,甚至连宣大总制、大同巡抚都是你的靠山,但关键时候你也别指望这些人和衙门能给你多少协助,甚至你被地方官府抓去关押于牢房,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