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碗水端不平

总的来说就一条没凭没据。

“到目前,尚未有发现涉及鬻题疑惑的考卷,主考官请示今日便开弥封,将朱卷与墨卷合应,再行查验。”

李东阳经过萧敬的提醒后,在复审卷子的时候就比较谨慎了。

没有自作主张直接把弥封给打开,或者李东阳也怕皇帝别有什么打算。

亦步亦趋,完成一步马上跟朝廷汇报请示。

朱祐樘望着在场大臣道“诸位卿家有何意见”

明明是李东阳请旨,但朱祐樘却允许在场的大臣行商议,即表示朕愿意听你们的意思。

可这种事

还有什么值得商议的吗

朱卷没看出问题,不就应该看看墨卷了

刘健走出来道“陛下,不知对涉案几人的问话,可有结果”

朱祐樘给萧敬打个手势,萧敬走到朱祐樘右手侧道“唐寅和徐经二人,皆都在北镇抚司内,未经过堂,也未审问,让他们自行陈述罪行,也无结论。至于华昶口中坚持言官上奏之事乃其本分,并不涉及私怨或他人挑唆。”

说这么多,总结起来,没拷问,也没结果。

刘健道“会试结果尚未出,若以此开弥封,则意味要填榜和张榜,若唐寅和徐经二考生有涉及其中,不知是否应当黜落。”

连刘健都提到了“黜落”的字眼。

这也让皇帝意识到,在选拔上去之后,再刷下去,以前应该是有过先例的。

否则为什么张周提醒李东阳可能做的事,刘健会直接说出来本身这件事是没有告知过刘健的。

“有问题查问题,为何要黜落若唐寅和徐经二人牵扯鬻题,本身并无此事,且二人未有任何的行止不端,剥夺他们中试的机会,情由何在”

朱祐樘其实现在是要“一碗水端平”。

张周那边没证据,就可以脱罪。

那唐寅和徐经这边也没证据,凭什么就要让他二人落罪,甚至是剥夺他们入朝的机会

“礼部”朱祐樘问出来奏事的徐琼。

徐琼道“老臣之意,若查无实证,的确不该广泛牵连,若开此先例,只怕更会影响礼部会试的权威和公正,士子在春闱之后的议论之风渐长。”

徐琼并不会完全站在内阁那边。

他也不是故意抬杠,这次的事在礼部和大部分朝臣看来,都有点“小题大做”,程敏政三个月内两次涉及鬻题,没证据不说,现在还有舆论裹挟让皇帝严查和定罪,罪从何来

如果这次查办了,那下次士子有事不爽还会在外面议论,朝廷又要查

这不就不是善例,而是恶例。

朱祐樘道“朕也认为,朝廷不当以无端之行定他人之罪,若涉案考生的确中选,也先留其名,待事情查明后再定是否黜落之事。”

左都御史闵珪走出来奏请道“陛下,如今华昶、唐寅、徐经三人皆已执送北镇抚司,却是程敏政仍不能归案,请将其一并查处,方能令案情昭然。”

程敏政没被下狱,对于传统文官来说,始终觉得是遗憾。

既然事都起了,那不查程敏政,对不起这一顿折腾。

朱祐樘面色仍有不悦,当即道“会试榜案未发,如此便下主考于北镇抚司,难免有为议论所挟之疑,等发榜之后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