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在昆仑学道的日子

该去碧游宫听灵宝天尊说法讲道,便从不缺席;该参与诸多弟子间的相互谈玄论道,他也会去旁听

他就像耳聋眼瞎的残疾人一样,浑然将暗地里的流言蜚语当做浮云,全都置之不理。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那些弟子笑他天资低下,嘲讽他不配做灵宝天尊的徒弟,他却不

屑与那些人多加交流。

一意朝着三清的方向去学,那些弟子未来的路,也就那样了,除去亲传弟子之外,能够冲击大罗以上的,着实屈指可数。

学我者生,类我者死

这句话将仙道的残酷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一棵树上长不出两朵一模一样的花。

诸多弟子在修行上照抄照搬三清之路,纵然在短时间内能够突飞猛进,也绝对达不到三清的高度,顶多只能算是模仿三清失败的残次品。

而李澈的路虽走得慢了些,比之乌龟爬行还要慢的让人无语。

但只要他的路走通了,便是通天大道,即使不能与三清并驾齐驱,证就圣人道果。

也可成为妖皇帝俊,东皇太一,镇元子,冥河老祖之流的顶级大神通者,令圣人都要礼让三分。

全把流言蜚语当放屁,不解释,不过问,李澈这种冷淡的态度导致他在截教几乎没什么朋友,是被孤立的对象。

与赵公明,三霄仙子等同为内门弟子之人交流的时候,也是被规劝上进点,勿要给师尊灵宝天尊丢脸。

对此,李澈皆是笑而不语,各人选择之路不同,说多了也是浪费力气。

赵公明,三霄仙子等人对灵宝天尊奉若至高神明,只敢仰望,无有野心。

他却有心追赶灵宝天尊的步伐,欲与圣人试比高。

因而,道不同,不相为谋,维持师兄弟关系不崩,便已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