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412章 以法治民,何如?

孙武闻言,当即出列,并是抱拳作揖回道

“先生,现在从郑邑过来的人数众多,而且其中还掺着一些自楚地逃难至此的民众,当务之急是考虑该如何安顿好他们。这些人鱼龙混杂,极易惹出事端,恐怕是不好管理啊”

叶戌亦是跟着说道

“叶邑的土地足够,粮种也是充沛,即便是城池

郊外更远一些的荒地,其实开耕起来也是极为便利的。这些倒是还都好说,只是”

李然微微一笑,鼓励叶戌继续说下去。

“只是什么”

“只是这些流民毕竟数量众多,又无有约束,故而他们之间难免会生出矛盾,且多为鸡皮蒜毛的小事,戌每天都被这些小事是闹的是不得安宁。”

“同样皆为流民,我等若偶有处置不慎,皆会说我们是厚此薄彼。更勿论当地百姓和流民之间的矛盾了,更是难以处置。就算我等皆以为是一碗水端平了的,也会被那些流民认定他们是被另眼相看了”

孙武点了点头,表示叶戌所言的确属实,并补充道

“不过先生在这些流民中,还是颇有威望的。所以,先生若是可以亲自出面,或是可以压得一二”

李然稍作沉吟。

“以人望压制,虽是一个法子,但也只能是压得一时。若时间久了,民怨积蓄一旦爆发,便会远甚如今。只怕届时是一发而不可收拾以我之见,唯以法治来应对此局面了”

孙武听到这些话,眉头不由的一皱。

“以法治民”

李然思虑了一下,觉得应是没什么问题,便是直接“嗯”了一声,以示肯定。

顿时,孙武脸上则是浮现出一丝失望之色来。

“先生,一开始武还对先生报以厚望,认为先生当有两全之策来。但是以法治民,只恐非但有刑民之实,并且有虐民之嫌啊”

李然也知道此法在这时代并不算得妥当。

更何况,对于这些流民而言,他们本就是受够了官家的“条文”压榨。所以,如果今时今日,依旧是用这样或是那样的一套刑名之法将他们给约束起来,那也难免会让这些流民感到出逃与否似乎并没有什么两样。

而就目前的情势来看,李然依着他作为未来人的思路,制定一套最为公正的法度,又显然是他当下能想到的,也能较为行之有效的办法了。

李然将这些想法一番说出,孙武却是根本不以为意

“先生此番恐是谬矣。武听闻,以前的圣主均是以衡量事情轻重缓急来断定罪行的,从不会去制定刑法,就是因为担心时间长了,民众便会起争斗之心。”

“正所谓闲之以义,纠之以政,行之以礼,守之以信,奉之以仁,制定爵禄以劝其从,严断刑罚以威其淫。即便这样,还恐怕他们不能有所收效,所以圣人还诲之以忠,耸之以行,教之以务,使之以和,临之以敬,位之以强,断之以刚”

李然听到这些话,是颇为赞许的看着孙武。

“长卿这些话,真是振聋发聩,发人深思啊”

孙武闻言,亦是受到鼓舞,便继续说道

“制定了刑法之后,百姓们便只会去酌量这其中关键所在,并想方设法的去饶过刑法,养成无所忌讳的习性若这样,即便是早期能获得成效,但后期也定然会一溃千里,土崩瓦解的”

第412章国将亡,必多制

李然闻言,不由是叹息一声。

“以法治民固然不妥,但是如果法制足够齐备,或许也是一个办法不是”

孙武摇了摇头,断然道

“孙武曾闻,历朝历代,但凡季世末世,皆有极为完备的刑法。譬如,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这三种刑法的兴起,都是处于各自朝代的末世。所以,如今先生若准备用这样的方法来安定流民,恐怕并非是一个好办法啊”

“就像此前先生曾教过武的,诗中曾曰仪式刑文王之德,日靖四方。又曰仪刑文王,万邦作孚。故而为何还要制定出多余的法律呢百姓们知道了朝何等方向进行争斗,就会丢弃礼仪,反而要把刑书里的一字一句都要去争个明白。若是如此,反倒是触犯法律的桉件会愈发的多起来,而且收受贿赂的情况也会变得更加猖獗”

孙武所引用的乃是诗经的两句话,分别的意思是“效彷文王的道德,日日谋求安四方。”、“效彷文王好榜样,天下万国信服永远。”

周文王制礼作乐为宗法制度,便是周礼

如今礼崩乐坏,孙武坚守此道,言之凿凿,是让李然颇为目瞪口呆。正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孙武的这一番话,却让素以恪守周礼的李然都觉得不由汗颜起来。

孙武也真不愧为一代兵圣,凭着出色的学习能力,其岳镇渊渟的品质可以说已经是一览无遗,且吸收速度之惊人,亦是令李然都惊叹不已。

只听孙武是在最后总结道

“武曾闻言,国将亡,必多制,恐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