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逐渐进入状态

吃完饭,两人手牵着手又在园区里溜达了一阵。

红砖步道很干净整洁,看着也舒服。

这两日刚好是各个国家代表团抵达索契的集中选择,一路上全是推着行李的队伍,有些走得紧凑,有些则比较散乱。

丛澜看了看,问梅山雁要不要喝东西。

梅山雁“有什么”

丛澜“伏特加,不是,逗你的。那边有超市,应该有卖饮料的。”

梅山雁的震惊收回,换成松了一口气“我还以为你说真的”

丛澜一愣“诶”

梅山雁摇摇头“没什么,走走走,看看这边有什么特别的饮料”

娱乐休闲购物集于一体,索契这边的冬奥村设置了三个,分别是丛澜她们在的海滨冬奥村、雪上项目的山区冬奥村,以及一个“补充”用的冬奥村。

两人买了喝的,在一阵行李箱轰隆隆的声音中,顺着红砖步道溜达到了外圈,这边叫做海滨,是真的临着黑海。

梅山雁“大海真漂亮”

丛澜展开双臂,然后被冻得一个哆嗦“算了算了,爱不起爱不起。”

梅山雁笑个不停。

其实还好,索契的冬天没有俄罗斯北方那么冷,这里夏季不算炎热,冬天也不会跟西西伯利亚似的。不然他们这群运动员还比个什么赛,直接雪地逃生就得了。

索契可是俄罗斯的“夏日之都”。

丛澜“感觉跟北京差不多。”

她就是出门的时候忘记穿厚点了,围巾和帽子也没戴,天快要黑了,温度一降低,被海风一吹,冷飕飕的。

梅山雁“别把你吹感冒了,回去吧”

丛澜“昂”

两人打着哈欠回住宿的大楼,到楼层的时候发现随队的人们还在拆包裹。

丛澜看着这忙乱一片,疑惑“这么多东西吗”

赵澄仰着脖子扭头“丛澜啊哦哦,这是之前先寄来的一批物资,得清点和重新分配,刚拆开。”

丛澜“酱紫啊”

她问“吃饭了吗”

赵澄“没呢,一会儿大家过去。你俩吃了吗别饿着啊”

梅山雁脆生生道“吃过啦还买了零食”

她晃了晃自己手里的塑料袋。

赵澄“零食也行,我把饭券回头发给你们,饿了就去吃,不用省。”

丛澜“嗯嗯好那你们忙吧,我俩走啦”

赵澄挥挥手“去吧去吧”

今天时间太晚,索契这边不比家里训练场地都是现成的,需要按照时间表定时过去,冰场很紧俏的。

海滨冬奥村住的都是些冰上运动的选手,短道、速滑、花样、冰球等等,人数多,场地小,训练就要轮着来。

于谨忙完了以后端着一碗方便面过来找她俩,捎带着说一下训练的事儿。

丛澜正趴桌子上做题呢,闻到这个味道,一瞬间就馋了。

于谨无语“你不是吃过饭了吗”

丛澜“吃过饭的也遭不住泡面啊”

于谨“咋的,来两口”

丛澜“算了,怕把你这碗直接给吃没了。”

运动员的胃口有多大,看看退役选手转教练的人们日渐发福的身材就知道了。

可不就是胃没随着退役及时变小,但是运动量陡然降低,打了个落差,所引发的惨痛后果嘛

于谨“给你留的时间表看了吗”

丛澜扭头,把放在桌子上的一叠纸拿了起来“看到了,那就是明天开始,一天还是两场训练呗”

自1月30日起,索契方就开始为到来的花滑选手们练习场地了。

分主馆和副馆,前者有观众席位,后者是一个临时改出来的场地,基本上把室内区域占满了,只有边缘处围栏外面有一米宽的过道。

副馆是不对外开放的,只有选手和教练被允许进入。

于谨吸溜了一口泡面,道“嗯,咱们来得晚了,4号开始加单项的选手训练,所以原来的一天两场改成了一场。”

十个国家比团体赛,在训练时间上分了ab两组,1月30日2月3日的时间里,一天的上午和下午分别给两段冰上时间。

但是4日开始,后面正式的单项赛选手们也要备战了,就挪出了一场冰给他们。

参加团体赛的选手用的是他们本次比个人的节目,只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要参加团体,故而肯定是要给单项赛专门的训练时间的。

不过对于丛澜和梅山雁这中团体与单项都参加的人,她们等于还是两场冰。

丛澜“我看了一下后面的比赛,分了五组是吗”

于谨“对啊。”

男女单的名额是30个,双人20,冰舞24,这些都是之前就定下的数量,要是有人不能参加,就他们国家队自己上替补。

四个项目全分了五组,人数不等,所以组别里的人数量也是不一样的,女单一组六个,双人一组是四个。

冰舞除不尽的话估计还是有一组四人,其他的都五个。

这倒没什么问题,一个单项有三个小时的冰上时间,一到五组平分。

丛澜“还挺科学,组别的顺序居然是循环的。”

彩色时间表上标注的东西很多,连分组顺序都给了。

第一天上午是女单的12345顺序上冰,第二天训练换到下午的同时,轮组的顺序就改成了23451。

如此规律往下,每次提前一组,大家都有早和晚,谁也不占谁的便宜。

于谨“也省得总有人大早上七点的冰,有的人永远都是晚上最后一场。”

大问题应该是没有的,他们这群运动员的训练时间段很百变。

还有人总是凌晨在冰场独自包场训练呢,都是常事儿。

丛澜找了找“明天4号,那就是上午女单十点的冰,和晚上团体赛九点半的冰。”

于谨喝光了泡面的水,打了个饱嗝。

“对,第一场在主馆,你俩也顺便去看看冰面情况。咱们做到心中有数。”他挨个看了眼丛澜和梅山雁。

两人齐齐点头表示知道了。

于谨“另外要早点起来,得做热身。陆地训练也在那边做了,我刚才去看了下场地情况,设备配置还不错。”

丛澜“好的,没有问题。”

第二天,双人的团体训练时间是早上七点开始的,一大早就过来了。

选手们住宿的地方离冰山滑冰馆很近,奥林匹克公园内几个滑冰馆散布着,都是走几分钟就到了。

不过也有环公园大巴线,还有指定的媒体大巴。

丛澜拉着行李箱,好奇地看了过去,发现那个媒体大巴上居然贴了封条。

什么情况

领队随口解释“安保,去年十二月俄罗斯的伏尔加格勒不是爆发了两起恐怖袭击吗又是冬奥这中国际性的盛事,有人扬言要来捣乱,所以冬奥的安保上升到了高度警备状态。”

丛澜“”

过安检、金属探测、脱外套帽子检查,还有随处可见的警察、士兵,以及脑袋上方飘浮的飞艇,还有无人机,都是为了确保索契冬奥可以安全举办。

领队凑过来小声道“听说军舰还在海上待命呢”

丛澜“哇”

一场盛大赛事背后,有着无数人的努力,说不定就有谁熬着夜严阵以待,在暗地里付出着。

选手由教练负责,进入场馆后,丛澜跟于谨先去准备上冰前的热身。

“陆地训练放在之后吗”她坐在地上给自己兑运动饮料,今天是魔法毒药一般的紫色。

丛澜沉默了。

我的错,忘记看包装纸了。

于谨“你第三组,之前有一个半小时,先做了吧。”

丛澜“也行。”

眼不见为净,看不到这神奇的塑料瓶,就可以忽略自己刚才的骚操作。

丛澜穿着训练服,外面裹了两层衣裳,脱了厚外套就是单层队服,室内的温度足够了。

因为来比赛,所以穿了一双黑金色的运动鞋,特别帅气。

而且金色嘛,吉利

手腕的红绳上几枚金珠摩擦碰撞,发出清脆声响。

丛澜先找了空地进行拉伸,避免运动时出现意外。

娜塔莉等人跟着教练过来,路过的时候看到丛澜正在干拔3a。

与以前相比,她基本上能在陆地跳出接近三周半的圈数了,可能会差不到60°,有时候顺利的话,转速快一些,甚至可以足周。

“duang”的落地声在空旷的体育馆内响起,过高的空间有着不断的回响,所有人都朝丛澜看了过来。

落地后泄力,右足在地上点了几下,身体也转了方向,直到最后停住。

丛澜挠挠耳朵,觉得这个跳还行。

娜塔莉“”

冲击感太强了。

后来上冰,丛澜先绕场溜达了两圈。

她看着场地周围的围栏那么厚,咂咂嘴。

看来真的是短道和花滑用一块冰啊

花滑和短道的场地标准有很大差异的,冰面软硬程度就不说了,围栏也是不一样的。

花滑的围栏更窄一些,也就顶端放个水杯什么的,最多出入口那儿可能有其他的桌子等,让选手另外放置物品。

短道不一样,因为是剧烈的竞速运动,要抢道、拼速度,很容易出现意外。

当然,一大部分意外都是人为的,比如后面有选手拉扯、有的人自己摔出去顺便拉上对手、还有前面的人死不让路伸手推后方选手的具体作案方式参考韩国队,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他们用的围栏都是很厚的软垫材质,也是对选手的一中保护吧。

绕了两圈,刀齿点了下冰,丛澜跳了个1t和1a,简单感受了一下冰面情况。

不说好吧,也就是一般。

丛澜小声“还以为冬奥场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