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应对

“月球村”了,自家本土不

“返贫”都算好事。而北极毛熊当初制定了月球南极探测规划,还想着也去月球南极建立

“基地”,只不过一个普通光刻机都造不了、没有完整工业链的资源国家,现在连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都没有彻底摆平,又何谈去另一个星球搞基地?

倒是大夏当初计划启动一批新的航天重大工程,最初说要争取在夏阴星历1035年之前建成国际月球科研站,甚至都没有谈搞基地的事情。

而现在从1027年就成功登月的实际进度来看,好像更有机会完成这个小目标。

顾青在水泉发射中心陪伴着大夏航天集团的高层,交流交流情报,聊一聊行业看法,偶尔情况下会去指挥中心,帮忙处理一些小问题,或者对一些小数据进行解答。

一来二去,哪怕是不依靠机器人,他也将水泉发射中心的大致地图给记忆了下来,至于说这些建筑的下面空间是什么构造和情况,就不是他肉眼可以收集到的情报了。

甚至那部分扎根在水泉基地的拟态机器人,也都没有能够绘制出完整的地下建筑地图,只能是根据一些数据,综合分析构建出了一部分地下建筑。

但也就是这一小部分地下建筑的规模,就让顾青对大夏的工程师们,再次另眼相看。

“这哪里是地下停车场,这承重墙的墙壁厚度,估计也是一个能够抵御核爆小蘑菇的地方。”刚刚瞥了眼最新的地下建筑建模,还没等顾青看得更仔细一点,他就听到会议室里面这位大夏航天集团的高层讲完了话。

“在月球上建立基地一直是人类思考、计划和分析的主题。而且随着咱们科技的快速发展,月球基地这个原本科幻的概念,正在逐渐变得现实可行。以前的探月任务和活动仅限于使用机器人着陆器和绕月卫星,以及使用航天员的突击类型的操作,下一阶段,我们大夏航天集团的首要目标是通过可持续的方法实现人类在月球上的永久驻留。只不过因为与地面通信、定位及导航系统不同,月地之间通信距离长、月球表面的特殊环境,比如月尘可以干扰通信、温度变化影响设备,都在对导航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认为,确保与蓝星地面的稳定通信链路和精准导航系统,是月球基地顺利建设和正常运行的基石。而针对月球基地通信和导航关键技术,这几年我们集团与各公司的项目团队都开发了不少技术。夏为科技的通信协议和算法,为我们解决了通信延迟问题。九州科技的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自主导航算法、卫星通信系统,不仅满足了我们的月球探测的任务需求,还为接下来的月球基地建设和运行提供了必要支持。当初咱们以科学的名义,科学的理念,成立月球开发科学技术协会,希望用真正的科研实力,工业实力,去获得资源和开发权限。现在看来,咱们月球开发科学技术协会的正式工作,就要提上日程了。我们大夏航天集团非常感谢各位合作伙伴们的支持和努力,本次登月任务完成之后,也会与大家分享月球样品和部分关键机密数据,促进大家一起和谐发展。”话音落下,自然就是哗啦啦的掌声响起。

随后,就有声音传来:“接下来有请九州科技,顾青……”看到众人投过来的目光,顾青点了点头。

这次在水泉发射基地召开月球开发科学技术协会的会议,也算是一个最优方案。

毕竟要找一个能够集齐九州科技公司、九州星海公司、大夏航天集团以及一众高科技公司的实权核心高管层的机会,并不多。

当初九州科技的登月飞船发射时,大夏航天集团的核心高管层也都没有出来。

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绪,顾青倒是没有拐弯抹角的习惯,而是直接开门见山道:“感谢大夏航天集团负责人的讲话,也感谢这段时间大家的团结努力和技术支持,我们可以看到大夏航天员在月球进行了危险的舱外工作后,踏上平安回归的道路,这是一种幸运。而这段时间,大家应该也清楚我们九州科技一直在进行高强度的登月发射任务,不仅仅带回了数吨月球样品,还在尽可能的利用航天员和智能机器人,对月球环境和月球基地建设进行探索。”听到顾青一上来就整这种大活,大夏航天集团的高层们顿时都收敛起了心思,聚精会神的参与进来。

那些受邀的科技企业高管层,也没有一个人愿意在这种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