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实验数据异常(4K)

这就是后发者的优势。

因为切尔诺贝利事件爆发,才暴露出石墨堆存在空泡效应为正的巨大隐患,一旦反应失控后,核反应速度越来越快,极容易导致爆炸。所以这项技术在求稳的情况下,都不约而同被项目组成员放弃。

在利用中子慢化剂得到了慢中子并成功维持核反应后,下一步是把反应堆中的热能提取出来驱动汽轮机。

九州科技此次使用的核裂变压水堆技术,其中的“压”就来自于他封闭的第一回路。

这个直接被反应堆加热的回路是高度密封的,因此在这个情况下,水不会像在自然环境下在100摄氏度的沸点气化,而是会升温到290摄氏度到350度左右,然后被泵抽到二回路加热另一个回路的水。

这样一来,第二个回路等于是“水浴加热锅炉”,

以一回路高温水作为热源加热这个“锅炉”的水,形成高温高压水蒸气从而推动汽轮机。

也因为有着装置设备的隔离,所以第一回路的加压高温水,不会渗透到二回路,也就不会导致汽轮机被核污染。

同时,由于第一个回路被特殊材料紧密封闭,也就不会让其中的中子慢化剂流失,重水不至于流失,也就减少了很多工作。

这是个被“前辈”们趟过无数次的优势路线。

但也因为“安全”,所以汽轮机功率限制颇大,产生的电能不如其他两种核反应装置来的那么“猛烈”。

最大问题在于,由于第一回路采用高压热水作为工质,因此第二回路的热源温度就被一回路的水温决定了,这导致第二回路无法像直接以化石燃料加热的传统锅炉一样达到更高的温度,进而无法产生威力更强大的蒸汽。

所以,这就是安全的代价。

可是夏科院这群教授和院士们,在看到九州科技这个核反应装置的第二回路温度数据时,却感到十分惊讶。

第二回路的水温度比他们曾经设计过的第一回路水温度都高

“第一回路的温度,居然已经破七百摄氏度了”

“第二回路温度比我们当初设计的都要高,难道九州科技用了特殊材料”

“截止到目前为止,这个压水反应堆都还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装置启动时,该装置核心温度的提升效率非常快”

“不愧是九州科技,听说当初他们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并且为了不将可能存在的核污染留在我们大夏境内,主动选择去找其他国家的核能人才,这也是他们的第一次核裂变实验,不仅一次成功,而且看来使用了很多我们都没有的技术。”

“之前九州科技的技术进展都没有发生在我专注的领域,现在看来,这或许是一种幸运,如果九州科技一开始就进入核能研究领域,恐怕我们现在的核聚变已经可以商业化了。”

大夏官方的核裂变技术,不仅是走在时代前列,而且极为安全。并且大夏官方的核聚变技术,也是每隔一段,就有大突破。

在场这些位教授、院士当中,也有人曾经参与过核裂变与核聚变工程,也是后续跟不上工程进度,才会转到教育战线,以求为大夏,为人类培养更多核人才。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眼中的讶然神色一直没有消退,甚至因为核试验的进程越来越快,他们就越发感觉惊讶、震惊,甚至是他们自己还未曾察觉的恐惧。

他们曾经“摸着石头过河”,都有实验失败的时候,但是九州科技第一次摸着石头过河,就走得十分稳当。

如果九州科技一直保持这种研发进度和效率的话

“核裂变装置发电,只要控制技术成熟,就能够使用核裂变爆炸产生的力量,推动火箭飞行。

你们仅仅是看到核裂变发电的实验,就如此惊讶,那也未免太大惊小怪了吧。

不过核裂变的前景还是不够,等到了月球建立基地的时候,没人监管,就可以主动参与核聚变工程了。

等到核聚变成功,在太阳系内,也就算是有了一定的能源保证了。不知道系统后续还会不会给出反物质引擎,或者跃迁引擎技术”

顾青在心中思索着。

对于这些位已经退居教育二线的教授、院士们的惊讶,他心理一直都是理解的,而理解的背后,则是不以为意。

只要控制好进度,不让这群人觉得自己“其才可诛”,就行了。

顾青在操作间,目录思索。

刘香君、张天浩等人,却是眼睛紧盯着面前屏幕,只要有任何一个版块的数据与虚拟实验采集的数据不符合,他们第一时间就会采取人工干预进行控制。

而在君方的观察室里,贺知否虽然不是核能领域的专家,但在来之前,他就做了不少功课,所以也能理解自己看到的数据,多么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