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固态电池路线问题

qs的设计准确来说,就是制造时,将传统电池里的石墨或者硅这种负极结构取消,而将锂放到电池正极之中。

当电池第一次充电时,锂离开正极,通过固态电解质和板直接扩散到负极电流收集极上的薄金属层,形成一个负极。而当电池放电时,锂会扩散回正极,此时电池无负极。周而复始。

这种奇特的设计思路能够有实现的前景,主要还是依赖于qs专有的固态陶瓷隔膜,它代替了传统液态电解质和多孔隔膜,同时有良好导电性,能防止锂枝晶产生的材料。

但这个材料在研发出来后,qs就面临史无前例的困局,因为这个材料无法做到固态电池需要的厚度。

与传统的碳、硅负极相比,锂金属负极可在不增加电池组尺寸

与重量的情况下,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也意味着更长的续航里程,同时高功率、长循环寿命和更高的安全性。

但它必须要做到的就是能够商用安装,同时足够安全,这对qs而言,显然不是短期能够解决的问题。”

秦教授感叹一声后,坐着的人群中,有人就举手了。

秦教授对这位点了点头。

是一位年轻的后生。

“秦教授,您好。我是机甲研发部门的工程师,贺旭。”

这位后生一开始倒是比较礼貌,但当他进入正题的时候,却显得十分初生牛犊了。

“据我所知,硫化物、氧化物和聚合物这三大路线之中,qs使用的陶瓷材料,隶属于氧化物材料体系。

氧化物这个体系,它是有许多优势。比如具有较好的导电性、稳定性,并且离子电导率比聚合物更高,热稳定性甚至可以承受高达1000度的高温,而且机械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也十分优良。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