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一桩命案

晏玄钰随机抽出来几本,没细看,只粗略浏览了一番,发现这些内阁新走马上任的大学士们至少能当个处理政务的帮手,也没有自己原先想象中的那般不堪。

要拿来承天殿的折子,上面盖着晏玄钰给内阁几人的玉印。

李忠贤一甩拂尘,示意文渊阁太监们不必行礼,可以退下了。

通过这些奏折里汇报的内容,可以帮助晏玄钰了解大周朝各地以及京城相关事宜,晏玄钰认真地坐在承天殿软榻上看了起来。

大周朝重文抑武,武官在朝堂上的存在感十分低,平时金銮殿上也是一众文臣的主场。

可是晏玄钰看过的历史书籍告诉他,重文抑武没有好下场。通过晏玄钰这段时间的了解,好消息是在大周朝并没有“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政策,坏消息是因着朝廷对武官乃至于大周士兵的轻视,导致他们缺衣少食,养兵本身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就拿先帝时来说,经常减少对边关守城将士们的粮草供应,由此可见他们过得有多苦。

吃穿都成问题,更不用说他们战斗力如何了

而大周未来的敌人之一突厥,这群在北方的游牧民族,生长在马背上,战斗力十分强悍。

晏玄钰要表现出对武官的重视,武官在朝中的地位才能提高,且晏玄钰还准备重新开办武举,与科举选在同一年举办,但与科举错开进行。

但是兵权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晏玄钰正要继续想下去,却在翻开下一封奏折时精神一振,这竟是一桩人命案子。

案子很简单,一名叫王钧的官家公子在京城外围的长乐街当街纵马,谁知那马竟受惊踩死了一位街边卖菜的小贩。

此事原本应交由京兆尹来处理,可是这桩案子背后牵扯了朝廷命官,京兆尹迟迟不敢下定论,还轰走了那对报官的母子,此事由京城内一小官上报,奏折里还弹劾了卢鹏举及妻族官员。

晏玄钰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他记得卢鹏举也在内阁之中,他在朝中任少保一职。

这等欺压百姓的事竟发生在天子脚下,他们竟然装都不装

而他新组建起来的内阁却还要拿这折子,拿这种事来问他的意思,晏玄钰刚刚才对内阁稍微好转的印象又回去了。

他闭了闭眼。

也是,现在大周的风气就算先帝来处理此事,也无非是对那王钧落个不痛不痒的处罚,此事涉及朝廷命官的脸面,而那

对报官的母子也将无声无息消失。

晏玄钰提笔刚要告知京兆尹即刻捉拿王钧,此事按令处置,不得有误,另补偿那对母子。

王子犯法尚与庶民同罪,何况他一个

晏玄钰一愣,突然想起了原主记忆中的一件事,原主是纨绔四皇子的时候,也曾数次当街纵马,虽未闹出人命过,但总所过之处皆是人仰马翻,此事京中人尽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