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功夜宵

这是大胃王和大酒桶来炫技吗

这叫他怎么算账

老板匆匆赶过来“哎呀,这是老客了结账法子有点不一样的。你小子刚来不了解,以后就知道怎么算了。”

说着,老板亮出一大一小两个电子秤,分别给空啤酒瓶和空烤串签子称重。

结账过后,菲利克斯订了个酒店双人间。娜斯佳将昏睡的科罗迪帮忙扛进酒店房间才自己回去休息。而菲利克斯要留下守着因心事而醉酒的科罗迪一晚,以防他夜里出事。

第二天早上,彼得街区的幸运剧院终于迎来了第一波自发前来观看话剧的客人。

早上一场,下午一场,夜晚再去公园里免费演出作为宣传手段。

接连三个晚上的免费露天演出为剧院吸引来大波客人。这出闻所未闻的新鲜剧目儿童话剧森林奇遇记在人们耳中迅速传播开来。

幸运剧院这家新开的剧院门口排起长龙,居然已经有嗅觉敏锐的黄牛票贩子在队伍里遮遮掩掩兜售起这出话剧的黄牛票。

排队等候的人里有带着稚嫩孩童的成年人或青少年,也有好奇驱使独自前来瞧个新鲜的大人。

甚至还有几个人是经过路口时,发现这里有条排成长龙的队伍,非常心痒,于是在全然不知道这个队伍是做什么事的情况下接上了队尾。排到最前头了,才发现原来这个长

队是在排队购买话剧戏票。那有的人来都来了,排都排了,轮都轮到自己了,票也就买了,戏剧也就进去里头看了。

再从剧院里走出来的时候,两眼发亮,坚信这出新颖的所谓儿童话剧必能成为一个好话题,决心找熟人朋友亲戚就这个话题好好聊上一番,能从话剧聊到儿童教养问题呢

森林奇遇记的消息一再传播,口碑一再发酵。儿童话剧的风潮从彼得街区、玛丽街区以及公园为起始点如荡漾而起的波浪一样不断往更大更远的范围扩散开来。

街头巷尾的孩童们日日嘴里都挂着“精灵伊万”、“艾玛”、“艾希”。

家家户户的餐桌上,家长都会用“挑食不健康”“挑食的孩子不能和美丽的精灵交朋友”等新型“恐吓话术”,让苦着脸的小孩把剩下的青椒或胡萝卜塞进嗓子眼、咽下肚子里去。

伦敦甚至有新典故“孤独的大石头”与“替石头流泪”诞生“深夜里孤枕难眠的人就像一块孤独的大石头,等待另一位愿意替石头流泪之人到来。”

向来嗅觉灵敏、动作迅捷的各大报刊杂志等纸媒,这回关于森林奇遇记的报道却姗姗来迟。

伦敦戏剧爱好者近来,凭空现世的儿童话剧森林奇遇记引发了绵绵不绝的广泛影响

本周周刊儿童话剧森林奇遇记为儿童教育与启蒙开启了崭新的篇章

泰晤士河小报森林奇遇记是当前戏剧作品里少见的“清白”风格,却意外吸引了更为广大的群众走进剧院

家庭女士森林奇遇记是一部充满童真与美好的儿童话剧,正适合与孩子们一起的合家欢时刻

“哼哼”娜斯佳放下报纸,“这群舌灿莲花的家伙什么时候夸起人来这么收敛克制了早前哪回不是能把任何一件60分的事吹嘘成120分怎么轮到我们,就学会实事求是,替我们展现谦逊态度了”

今天剧院休息一整天,但话剧三人组还是聚到了幸运剧院。

王尔德的呼唤声从剧院门外遥遥传来。

“又来找你。”娜斯佳的语气里透露着调侃,“他不会真看上你了吧”

菲利克斯确信不是那种“看上”“王尔德先生不是在追求我,只是在额、劝诱我”

就如同菲利克斯先前巴望着莎士比亚先生他们能对创作文学提起兴趣一样,王尔德先生也期盼着菲利克斯能对“变回绝美”提起兴趣。

菲利克斯扶了扶镜框,起身就要去门口瞧眼王尔德先生这次又搞了什么花样。

“菲利克斯”科罗迪从里间出来叫住他,“前两天纷纷来函的那些出版社的信,你都看了吗这里有一通你的电话,是其中一家出版社打来的。”

“怎么不直接打我手机号”菲利克斯疑惑了一下,走向科罗迪先生的方向。

至于门外的王尔德先生,抱歉,还请您稍等一会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