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章 各行祖师abc

赵顼宋神宗听着天幕言语,神情莫测地扫过身后大臣,古腾堡印刷术是好,可惜不适合大宋。

当年真宗亲写书中自有千种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劝世人读书,经过近百年时光,大宋为官者与盛唐官员相当约3万,而大宋国力却不及大唐,冗官已是大宋拖累

他半垂眼眸,现今京师设国子学、四门学、宗学等十门学科,仅太学学子便有三千一百余人,还不论地方郡县学子。

大宋,并不缺读书人

赵顼拨动手腕上的珠串,眉目冷淡如今大宋雕版印刷术已能满足众多学子,根本不需要技术改进。

对朝廷而言,习经者愈多朝廷花费越沉,对国毫无用处

并且他双目晦暗,不能助他改革的官员拿来有什么用

一个行业想要发展,要么国民离不开它,如造纸术、农耕技术等。

要么它能带动一片产业链发展,如丝绸、陶瓷等物。

咱们印刷术为什么会落后那么多

除了东西方思维不同,造成社会背景不同外,最重要的是印刷工匠保障不了自己的生存

古腾堡发明印刷术后,不仅自己开了工厂获得财富,连围绕在他身边的出版商都得了利

有利润就能推动行定发展,那咱们工匠呢

沈括暗自思索“工匠位卑,但在匠人在后人心中很受重视”

想到先前的化学制作的炸弹,他顿时明白什么是科技改变世界。

但他心中忧愁,朝廷会重视工匠吗

而毕昇等匠人却已经决定后人敬重他们这些泥腿工匠,他们就不能给后人丢脸

专研

他们现在有写工、刻工、印工及装裱工,各节点分工明确,他们去找制墨人合作,肯定能研究制出油墨

一定能把活字术产业链发展出来

他们不比古腾堡差

宋明时期是印刷业发展高峰,但工匠却没吃到行业红利。

万历时期刻工每百字约银四分,要知道当时的僧人每日饭食要钱一分。

这点工资根本养活不了家小。

到清朝时最高级别的印刷工是武英殿印刷匠。

以刻字工工资为例每刻百字得银八分,康熙时期熟练工每日约刻百字,收入八分。

与明朝相比,工资翻倍的结果还是吃不上饭

专业人士吃不饱饭,其行业就无从发展

到嘉庆年间,刻工忍无可忍要求加工资,最后得百字饭补银两分,刻百字加一分。

加工资对印刷术发展有用吗

没用

因为刻字刻错了要赔钱啊

李世民沉思大唐的工匠能养得起家小吃得起饭吗

他关心国家朝政,臣子家事,却

从未正视过工匠群体,经过天幕数次讲述,他已明白后世用科技推动行业发展,朝廷指引发展方向。

那他大唐有没有可借鉴的地方

他与房玄龄等人商议养蚕术已传至西方,但纸的技艺还在朝廷手中,他们可以造纸远销西方及阿拉伯岛,为大唐赚取利润,为贞观后期改革做准备。

杜如晦沉吟几息,提议道“后人不是说阿拉伯书籍甚多吗咱们也可以吸取阿拉伯长处为后人改革做准备。”

他们无法掌控神迹讲述内容,既然如此不如由朝廷出面引导民间走向,使各业不脱离朝廷管控。

天幕好奇道不知道刻字工有没有干活一月倒赔钱的事例发生

真有的话就是黑色幽默了

那南方印刷匠呢

最高级别的武英殿工匠都养不活家小,更别提南方

南方印刷工匠技能专业,但被他们当做副业干,主业还是地里刨食

无论南北工匠,他们都养不活自己

更何况在大清干印刷匠还挺危险

毕竟大清文字狱牵连太广了

民间

听到天幕为自己说话,各业匠人抹着眼泪辛苦整年填不饱肚子,他们苦啊

刻字工柳娘放下刻刀摸了把眼角,强笑道“原以为仙人讲的都是大人物,没想到还关系咱们呢”

满脸皱纹的印刷工接话“人家是仙人,肯定跟那些大老爷不一样”

先前说的黄道婆不就是布衣

后世还有童养媳做到少将的李贞将军,也是贫苦人啊

他们听着仙人亲切的话语,眼眸尽是羡慕后世好啊有饭吃能得尊重,不知道他们死后能不能投胎后世

哪怕印刷匠不识字,不管被迫还是无意参与,一样被杀

康熙时期苏州书坊的工匠王云蛟、汤达浦等七十几号印刷匠,因书坊印制明史被判凌迟处死

刻字匠行刑前大哭我上有年迈老母,下有妻子,我死妻可改嫁,谁又能养我老母呢

在生死面前,谁还顾得上行业技术发展

并且大清的识字

率不超20,明朝大约有六十万秀才,清朝多少

46万人

清朝印刷业从本质上就在倒退无发展

朱元璋脸色顿变等等刻明史被凌迟

后朝修前朝史书已成惯例,以示自己得国之正。

朝廷有写史记,地方记县志,民间私记史者,只要不犯朝廷忌讳即可言书。

而大清却斩民间写史者,为什么

朱元璋面色难看,负手沉思难道大清得国有问题

还是说他大明太得人心,人人想复明

思索半晌还是不得要领,气闷道“这小妮子说话藏半截,一点都不亮堂”

朱标无奈“后人在讲印刷术”

被反

驳的朱元璋振振有词“不能跑题吗她那么喜欢跑题为何不跑大明”

站在角落的朱棣一时嘴贱“后人她不。”

本就憋屈的朱元璋听闻大怒,脱鞋砸了过去;“我打你这个鳖孙”

天幕轻叹明朝万历十八年时,西方印刷术就通过天主教会传入大明,但明人不懂西洋文字,对西方印刷技术并未在意。

到清朝时皇家已正式接触到西方印刷术,用铜做印版用于刻印地图及图画。

如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刻印的避暑山庄图,用的就是西洋技术,其中墨水是专门调配的硝酸水。

此刻一出受到康熙赞赏,但使用范围还是局限于宫廷,对民间影响甚微。

让民间接受并兴起的是石印技术,是道光年间传教士为了传教,把此技术引进国内。

为了更好地印刷福音书,传教士们在广州发展出两个石印所

石印法是匈帝国人费尔特发明,他利用油水不调和的特性,把特制药墨书字写于石上,待其微干时,用纸压之即成。

石版初次成本比较高,印前还需要做湿石、为石清洁等繁复的准备工作。

但它与雕版相比,石刻省时省力印制方便,笔画清楚便于印刷各类文字,在小本印刷中成本最低,被清人称为吃墨石。

石印技术在五十年后的光绪时期得到普及,在1905年时发展得最为鼎盛,那西方呢

杜甫想起廉价的棉花,看到后世低廉的书籍,忍不住赞叹“工业化真好,价廉物美,人人皆可享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