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 章 各行祖师03

秦始皇僵着一张脸听着天幕讲述,他大秦是史上首个帝国。

还未传代就要面对最后帝国的末路。

就很复杂,说不出的感受。

半垂眼眸思索为何帝国打破不了灭国的枷锁

后人有答案吗

偏偏外力打破了维系两千多年的帝制,大清想要固守自己利益闭关锁国。

但天地已变,世界中心不再是华夏,自身的武力值也保证不了边疆国门安全。

战争强行砸开了清廷国门,洋货开始肆意绞杀本土产品。

洋货倾销得最多的是牙片和棉布,其价值分别占总进口的552和20

朱元璋臀部挪动半晌,才迟疑道出心中疑惑“标儿,你说咱大明的西边,他们在干什么”

发展成什么样了有没有那什么机器

他仔细在心中琢磨过,未来清代大明,但神迹降临后大明定不会给大秦取代的机会。

那么大清面对的棘手问题,就需要老朱来家解决。

朱标苦笑着摇头,天幕消息太过骇然,即使之前他们多有猜测,可是未确认帝制无继下,谁也不愿触及这个敏感的话题。

朱元璋虎目环视殿内其他皇子“你们说说”

朱棣率先道“陛下先前讲我大明也可以习西方,儿臣认同陛下的话,东向西学”

工业化vs手工业,结果定然是手工业溃败。

华夏固有的小农经济社会遭到毁灭性打击,大清国力倒退如流水,到光绪二十一年时棉花进口已经压过牙片,成为列强倾销物品之冠。

在列强的炮火下,同治十三年起咱们的生丝、茶及豆类的大宗出口量开始减少。

到了光绪二十五年,茶丝豆三类出口收入,加起来都抵不上向列强买棉布的支出。

到民国时期,丝绸、豆类、茶叶、药材、煤油等十余种产品出口额加起来,才勉强跟进口棉花的支出平等

民生被捏到他人手里啊

武则天抬手揉了揉眉心,脸色微微不好,后世除了棉花需要进货外,那其他物品呢

后世朝廷税收还能支撑朝廷运转吗

天幕声音发沉战争后的第五十年,朝廷终于出面开办纺织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此厂是1878年四川一彭姓官员提议开厂应对洋货,郑应观等人积极谋划筹办,经李鸿章准许后,于1890年正式开产。

这时棉花早已成为全球主流商品,深度绑定民生经济,大清极为依赖进口,但清廷能设厂织布,也是有正面意义吧

等五十年

李世民不置可否,当年渭水之盟后,他日夜所思的就是复仇,找回自己唐王尊严

而后世朝廷不思改革,却拖延五十年才官办纺织厂

你觉得朝廷开厂有碍威严,那就多找几个买办代为操作啊

李世民惊讶得嘴唇都在哆嗦,他不敢想象后世有多糟糕

朝廷内乱、外敌环伺,百姓无以为生乱世啊

后来民间陆

续有大中华、永信、华丰等棉厂成立,不过十余年就因技术设备及帝国侵略▆,大部分棉厂已经易主,成为他国附庸

天幕语气激昂了起来不管如何咱们敢叫日月换新天,重把红色扬华夏。

这些年无论是培育棉花种,还是棉花相关生产链,都已实现自主生产。

不管是棉花加工还是纺织产品,用句平常话讲就是我们从棉花出产国到棉花进口国,再到今天的纺织大国,我们又重新站起来了

天幕上闪出一张张合影表,众人看到合影中还有女子时,才真正意识到后世女子如铮铮男儿,一样能建功立业。

刘彻按住翻滚的心绪,一时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后人用了多少时间,付出多少代价才重新站起来

凭心而言,他不喜敢叫日月换新天,但他知道,若华夏不再还有谁会把他功绩展出

后人探寻他们平生,可他们这些先人也同样依靠后人。

一时间他心中竟有些自豪,大汉被后人继承,汉源自于他大汉,难道他不该自豪

不惧天险亲身向前,不就是他汉家气

匈奴压制大汉几十年,汉家不敢忘仇不敢遗恨,耻辱总要用鲜血洗刷

在11年时,灯塔国借西方企业停用咱们的新疆棉,说新疆棉不符合标准要咱们“自证清白”,而证明的标准则以灯塔国说了算。

为什么灯塔国要针对咱们

天幕放出一段影像,一排排长形的机械不停地转动,整个画面没一人,只有不断成型的棉纱。

秦始皇手一抖,起身快步走到天幕跟前“这就是工业化”

难怪难怪大清面对工业化毫无抵抗之力,有这样的机械岂是人力可达到

他猛地转身拉住墨家钜子,眼眸热切“能做否”

墨家巨子陛下咱们好好说话,大秦连单绽纺车都没做出,就想踏入工业化

醒醒好吗

天幕语气骄傲因为纺织业崛起是大国崛起的标志,11年咱们的新疆产棉量达2898万吨,其总产值达573亿万元,占农业总产值近70。

简单讲就是我们威胁到灯塔国棉花老大的位置了。

现在咱们棉花生产能力排世界第一,阿三第二,第三才是灯塔国,咱们能重返巅峰是因那段历史太过屈辱,不愿尝被卡脖子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