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

始皇统一货币之举,是具划时代意义,后世皆为效仿,历朝初创首要之事,便是确立国家法币样式。

秦廷规定统一秦币为上币和下币,上币为黄金类,下币则是我们现在所知的孔方兄

秦廷官员狠狠点头没错,陛下推行货币就是这般想的,秦法同天下之法,秦币同天下之币,是不是很厉害夸,天幕狠狠地给我夸陛下

嘿嘿,夸陛下等于夸咱们,咱们也是伴随千古一帝的名臣呐

犹记当初陛下下令改币形时,满臣都谏言过如何改币呈样,并进行朝廷探讨,最终陛下采用外圆内方钱样,因它有法备天地,天覆地载,万宇一统,君临万方之义。

小小钱币,也蕴含着君臣对秦满满的期待之心呢。

听完整篇讲述,身为严谨的法家,李斯忍不住指错“天幕之言有漏,秦不仅有上币与下币,还有布币才是”

自郡县制被后世肯定后,丞相王绾虽心底苦涩,仍关注天幕秦相关之言,听见廷尉疑惑,也顾不得政见不同,搭话猜测“或许讲解之人不知我金布律”

难道他秦律法被人更改或是烧毁了

为保证钱币流动,陛下特颁金布律,对布质、长宽皆有详细标准,无论大小交易,皆能使布币,天幕为何不言秦布币好处

后世人既讲解我秦,为何不多了解一番

深受法家熏陶,养成了强迫症的秦臣,好想好想让后世人改正错误,可他们的心声传不到天幕,只能浑身难耐地继续听下去。

始皇将市面上钱文复杂、大小无准则、轻重不一的货币统一后,也意味着政权统一,但秦廷发行货币时,犯了众朝都犯的错误

兑换

换个说法便是秦廷在发行秦半两前,受到的冲击最深的是谁

秦始皇不解其,兑换是何意

难道是用粮食兑换钱币

至于谁损失最大

自是六国遗族,他们经年盘踞旧地,所积钱财不计其数,是以他迁各地豪强于咸阳,削其势,达到以不动兵仞接管各国旧地。

统一货币对农人的影响最小,农人缴税以粮为主,只要农人接受度量衡,秦朝的土地税收自可安然无忧。

可货币打击最深的是天下工业商人,才是各国贵族

怎么会

秦始皇猛地抬头,面上显出不可置信,随即又深思

可天下自由商贩又有多少

他们大多依附豪强贵族而生,待主家经济无依时,自会让他们脱离,届时他们成为秦真正商人,难道此策有不足之处

百姓生存艰难时,臣子谏言开放山川林泽,他亦批准,使百姓砍伐森林,采猎食物,得继续生活。

此举善策,难道又有不对

各方思绪下,始皇竟有些迷惑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政府的信用

秦廷发行秦半两,应是没计量过偌大的秦国,到底需要多少钱的秦半两,才能覆盖原有六国流通的货币。

若流于市面上的货币不够,而又使原有货币不行于市,那么家中所持货币者必化为虚无,俗称破产

嘶汉刘彻倒吸了口冷气,覆盖六国那需多少铜矿

汉接秦稷,他自然清楚制钱经过中的千难万难,从开采矿石,到练就中的损耗,还要使民众不将新钱熔铸做器物,桩桩件件,都让人头疼。

想到至今汉家民间铜钱各式不一,刘彻就一脸痛苦,到底该以什么钱制形式天下

汉刘邦听天幕如此直白之语,深深地叹了口气,民间钱制混乱,他想插手亦有心无力,汉家草创,国库穷得老鼠都不光顾,更无论制钱。

是以他只能将铸币权让以民间,待朝廷丰裕再行收回铸币权。

想到届时又是一番波折,刘邦顿觉头痛。

国家政务过于繁杂,如一团乱麻,理不清剪不断。

唐李世民悠悠叹气,覆盖天下的钱币,得需多少铜

大唐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也历代承传统,实行“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

以钱流通,也以物换物,始皇此举,太过心急。

而大明朱元璋a朱棣正埋头记天幕之语,同时心底又升疑惑咱的青色大明宝钞能覆盖天下,怎么就偏偏穷死了呢

难道他大明无信誉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