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4 章 番外1 商,商周

商周革命,我们首先要谈一谈周的起源。

这个问题学术上的争议很大,重点在于采用了姜姓,这个从字形本意来看,指的就是羌人之女的最初族姓的周人,可能来源于羌人族群分布密集的关中地区的周人,他们到底是不是真的来源于羌人

而与此同时,这个羌人,和被商朝同样蔑称为羌人的夏人又是什么关系夏周难道真的是同源的吗毕竟只有商朝的政治文化可以说与二者截然不同,鲜明展现了自己征服者的色彩。

我们在这里不展开说很多,因为没有证据,没办法互相说服。我们只指出一个最能得到共识观点

周和商不是一伙人,或者说,商人从没把周人当做自己人过。

孔鲁人先祖出自宋国国君一脉商人后裔周公激推丘

有种微妙的尴尬感,就好像自己的身份,突然表达自己对西周的好感和对周公本人的景仰都不那么合适了呢

但那当然是错觉。孔子摇了摇头,把这个突然生出的念头抛之脑后,关注回前面后世人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我原本还以为三代都是一脉相承,谁知道连夏周同源,后世人都抱有怀疑态度呢”

商更是被明确表示,绝对不和剩下俩一个祖先这种多元观念,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尚且可以接受,更往后,已然习惯了一家一姓朝代更迭,但主体都是汉人的文人,才是三观崩裂的。

尤其是宋明两个朝代的文人,很难不幻视一些辽金西夏元的影子不少人痛苦抱头。

自然有人试图挣脱出这样的局面“周天子的族姓不是姬姓吗姜是太公的姓啊后世人这是学艺不精吧”

“因为周人始祖后稷的母亲名唤姜嫄啊”有熟读诗经的人尝试阻止他继续丢脸下去。

“姓氏随父啊”第一个人倒是理直气壮,甚至嗤笑蔑视“只能说后稷其父纳了一位夷狄女性吧。”

然后他就被周围所有的饱学之士联合嘲笑,讥讽的目光让他整张脸都涨得通红。

“姓随母,氏随父。周族最初的族姓,不随后稷的母亲还

能随谁呢更何况后稷没有父亲啊”

要是后世人在此,指不定得翻个大白眼你当母系社会谁在乎生身父亲是谁呐

光是诗经里头对姜嫄因为未婚生子的恐惧,就可以看出来经过一轮后来成为男性社会的周人的改写了。

后稷之所以叫弃,和他是私生子估计没多大关系它不吝于用调侃的话语开个地狱笑话因为他是个儿子不是姑娘,所以才被抛弃名叫弃,这样还差不多吧

因为商王册封周的时候,给它的称呼是周“伯”,而非周“侯”。

西周以降,以周天子为代表的周人,对于这两个称呼是逐渐混用的。尤其是前者,更多会被他们用以和“叔”形成年龄上的对比,逐渐成为一种对特定

年长强大诸侯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