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礼国公和雷霆战将

还有的,纯粹就是好奇和帮忙。

这些人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比较执着,认真。

也有的做着做着就没有了信心,半途而废,中途逃走的也有。

不管怎么样,都是一种尝试,冀鋆想,自己在现代掌握的知识不是特别庞大和全面,但是,至少有些先进理念。

在理论结合实际的过程中,一定会有许多的坎坷,但再苦再难,也要有人去做。

说不定自己煽动了这只小小的蝴蝶翅膀,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会有惊天巨变。

无论如何,自己做的这些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利国利民,历史终将会给自己一个正确评价

想到此,冀鋆不由得一阵心潮澎湃。

边境来信中,提到燎戎的摄政王迭刺苍舒回去后,与李家军商议,曾经短暂地开放了几次“边市”。

就是,双方各自出点商户,拿着各自的产品,在边境进行交换或者买卖。

但主要的形式还是交换。

这也不难理解,比如燎戎的人缺粮食,他们本地没有粮食,或者产量低,有再多的银子也买不到。

信中提到,有几个面庞白净的商人跟燎戎人交换中,明显吃亏,用几车的粮食,就患了几张毛皮。

这几个商人还话里话外流露出是京城的王爷嘱咐的。

冀忞看到这里笑问冀鋆,

“堂姐,你说是广宁郡王的手笔吗”

冀鋆想广宁郡王和燎戎摄政王之间的秘密交易,不算是最

高级别的机密,那也不是家长里短就能琢磨出来的,这也太儿戏了吧

冀忞看出冀鋆所想道,

“或者是有人故意朝郡王身上泼脏水,或者是郡王爷自己放的迷雾。”

冀鋆点头。

迭刺苍舒想要的不会这么简单。

冀忞想了想问道,

“堂姐,你让咱们的人在那边发展农耕,我很赞成,可是,为什么还要开设学堂,免费教导他们住地附近的孩童读书,有何用处可是,想让他们将来通过科举谋出路”

冀鋆其实没有那么长远的想法,而且,觉得也不是很现实。

她派去的人里,有一个举人,两个秀才,其余的文化水平就高低不一了。

这么样一个临时搭建的团队,做点“义务扫盲”还可以,要是将一群几乎没有基础的孩童培养成可以过关斩将,最后在县,府,乃至最后进京考试中拔得头筹的“学霸”,不是有点难,而是基本不可能。

冀鋆只是想,让这些“散养”的孩子能够有机会识字读书,通过识字,获得以后继续学习知识,有独立思维和判断能力的人。

至少认识自己的名字,大致看得懂买卖的文书。不至于被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其次,希望他们能够懂得一些基本常识,能够明事理,有仁爱和怜悯之心,至少不恃强凌弱。

冀鋆想了想道,

“其实,我更希望的是他们能够将识字作为一个工具,以后的日子里,作为他们成长和完善自身的本领。”

冀忞笑道,

“做了这么多,好像没有一件跟李家军有关,但细想起来,件件都能帮上李家军,怪不得爹爹的信里赞堂姐能干,要我跟堂姐好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