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快迭代(中)

星辰之主 减肥专家 1671 字 3个月前

另外,吴珺的分布式项目,早年间也曾将“火神蚁”作为研究对象,有不少成果。

所以罗南对以“蚁后”为轴心的“火神蚁社会”,以及对应的群体意识架构,都非常了解。

这并不是简单的生物学上的研究,而是就像蓝镞教授曾说的那样,是以“构形化思维”进行的解析,得到的自然也大都是构形、范式方面的成果。

应用在“僵尸蚁”,嗯,现在是叫“火神系列”的“蚁型侦察兵”这里,竟也颇为合适。尤其是罗南放弃“切分仪”,用局限于一域的“蚁穴”作为规则环境,以有序分布在“蚁穴”及周边区域的独特信息素影响规定“火神2型”生存模式,推动半僵尸化的

蚁群跃升这条思路,竟然让他走通了。

“蚁穴”就是“蚁后”,里面并没有一个真实的“蚁后”来主导蚁群的社会结构,却有罗南为它们设置的规则,催动它们持续运转。“僵尸蚁”越来越名不符实,火狱暴君的辐射磁化材料,似乎极大刺激了红蚁的生存本能,使这种小东西,与“啮空菌”的寄生菌丝形成了艰难的共存,且在罗南等

人的定向调节下,趋向于某种平衡。虽然到目前为止,“火神2型”与“火神蚁”相去甚远,并不能离开“蚁穴”太远距离、太长时间,否则会离群独走,失去联系。可这种“蚁穴”,或者按罗南的说法,

即“虚拟蚁后”模式,却是赢得了执行处上下的极大赞赏。

允泊校官更是直接说“只要有这个蚁穴在,研发任务就等于是基本完成了。”

“这个,还差很多吧”

“难道你还真想培育出幻想火神蚁老钟,这个点位可以了。”

允泊校官一边聊天,一边通知下潜到70公里深度的钟贺等人,让他们上浮与“三号机”会合。

罗南本来还想继续和允泊校官讨论一下研发进程的问题,见状又闭了嘴。其实“三号机”的下潜到作业区域完全没问题,但一来考虑隐蔽性,二来则是顾虑后勤组新人的抗压能力,才让钟贺等人从50公里深度,再武装下潜20公里,放置

好那处“蚁穴”,并近距离观察、守护,直至“安装”成功。

这样一来,钟贺等行动组成员的压力就很大了。

罗南知道,是他拖了行动处的后腿。说是“三号机”下潜过深会削弱隐蔽性,这并没有错。然而行动前选择“三号机”这种凭借材料刚性硬抗地底强压的全金属型号,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减轻罗南这种“

体质弱鸡”的压力。

否则,行动处可以直接选择以仿生学技术为主导的“二号机”,模拟大型域外种的特殊柔性材料,下潜机动更为隐蔽这也是行动处惯常的模式。

但全面渗透进来的高温高压环境,对罗南来说,无疑将是致命的考验。罗南又一次缓缓吐息,伸手按了按胸口,那里除了过份强劲的心跳,大幅震动胸腔导致不适之外,还有殖入胸口的“爵士级内殖基础型生化反应炉”已完成热机,

蓄势待发,充当最后的防线。一旦可能出现严重不适,他会毫不犹豫启动,以电磁向通用布法构形,大幅强化形神框架,避免出现不可逆的损伤。

他也曾想过直接启动生化反应炉,可是这招持续时间太短,cd又太长了,明显不适合日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