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三制衡

骄记 乌珑茶 2114 字 3个月前

这要解释起来,夜十一便得从头说起,放下手上的书,端起茶碗喝了两口,先润润喉,尔后道

“游副将为五军营副将,五军营乃京营三大营之一,京营又隶属五军都督府,管着京营军籍,然五军都督府对京营也只有统兵权,调兵权却是在兵部手里,而真正能统辖操练京营的人,非董大将军此京营总督莫属,但身处太平盛世,无皇帝舅舅授意五军都督府和兵部授京营总督统兵权与调兵权,董大将军也不过仅仅是统辖,管着京营戎政,且有兵部汤左侍郎协理京营戎政,虽说是上峰下官的关系,一武一文同掌京营戎政,这何尝不是一种制衡。”

杨芸钗似懂非懂地点头。

“形同五军都督府有统兵权,兵部有调兵权,京营总督有统调之能无统调之权,权柄分散三方,互相制衡,此乃为君之道。”夜十一继续道,“当然,也不是说董大将军这京营总督什么作用也没有,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董大将军平日掌京营戎政,操练大魏精锐,无一不是董大将军之责,花无千日红,国无万世安,现今大魏盛世,不代表往后仍这般太平,但凡他日邻国凶蛮来犯战火重燃,除却地方军,京城亲军亦是出战的主力,而董大将军便是这支主力亲军的统领元帅,这也是董大将军即便非处乱世,仍居武官之首的主要原因,文有雄才大略,武有排兵布阵,董家世代出良将,不是没有原因的。”

杨芸钗在此之前只听过京营,未知详况,此番听夜十一细说下来,她不由感叹

“早前便曾听大姐姐说京营同亲军都护府皆乃大魏内卫,倒是不曾想一个京营,便这般复杂。”

“京营与亲军都护府同为京城禁军,任京营总督此职必是皇帝舅舅信任之人,亲军都护府更为九五亲军,其都护亦然,历朝历代皆由皇帝钦点指派亲信大臣所任。不同于京营,亲军都护府此内卫不受任何衙门所辖,而是由皇帝舅舅直接执掌,现亲军都护府虽由应都护管辖,亲军都护府共有上直二十六卫,其中锦衣卫乃第一卫,不必通过应都护,便享有上达天听之权。”夜十一见杨芸钗神色有些茫然,显然她所言,杨芸钗字字句句拆开是听懂了,然合起来的意思,杨芸钗仍不甚解其意,毕竟官制律法不同于人情世故是非黑白,她转对阿苍

道“去将我早前备下的书籍拿来。”

阿苍领命,很快出东厢至西厢,夜十一寝屋里取来两本自翰林书馆里借来的书籍,在夜十一的示意下,阿苍取来后直接递到杨芸钗手里。

见杨芸钗看着两本书的书名一阵蹙眉,夜十一道

“本来是想过些时候再拿给你看看的,是怕你看不懂,其中有些字你也还不识,即便识得也只怕尚不解其意,不过现今你随我接触京中诸事,无不涉及这两本书中的内容,你先看看也好,不懂的来问我,亦可在内学堂问问董女傅。”

杨芸钗手上两本书籍,一为主官制,一为主律法,于她而言深奥了些,不过既是大姐姐让她看,那她便看,看不懂便问,不识便学,一年看不完学不尽,那便两年,她总能看完学尽,将两本书紧紧抱于怀里,她重重点头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