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拖人下水

海礁挑了挑眉:“长安府能有什么势力?平阳府是想借周家的名头把人撵走吧?可要带走金家二房的是长安府,与周家有何相干?平阳府的官员有胆子对付孙家的姻亲,怎么就没胆子去承受孙家的报复了?明知道周家与孙家不对付,还非要扯出周家来做挡箭牌,这可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作派!”

海礁告诉小妹海棠:“颖川侯先父在世的时候,这位都指挥使还是个年轻小武官呢,上司壮年横死,他就没了着落,还是颍川侯太夫人将他推荐给娘家长辈,他才有了去战场上立功的机会,升到了如今的高位。别看他们两家平日里联系不密切,其实一直交情很深。上辈子颍川侯世子在甘州出事,颍川侯一家记恨周家人,这位赵都指挥使也跟着迁怒西北官员。老县令之所以会提起他,就是因为他在太原坐镇。为防节外生枝,老县令前往大同的路上,特地绕开了太原府……”

海棠点头:“表叔公那边打听得挺仔细的,说那官员在平阳府任同知,基本不干什么正事,但钱却没少贪,坏事也没少干,名声臭不可闻。可因为他背靠孙家,就连平阳知府都得礼让他三分,再看不惯也只能忍着。这回金鑫告他黑状,平阳府官员都没少掺和,就盼着能借长安府的势力将他撵走,可见他在任上是多么不得人心了。”

忽然,他想到了一件事:“孙家那个姻亲……他是走孙家的门路,才谋到了如今的官职吧?官声如何?”

海礁只是记起了上辈子返乡途中,听耿老县令提过的一件事。

据老县令当时的说法,他有亲戚跟这位赵都指挥使小有交情,但关系很淡,已有好几个长安官员路经太原时被为难的前例在,为了不影响自己的行程,他宁可绕路。

有交情的长安官员都是这种待遇,可见赵都指挥使与颍川侯府的交情有多深了。

海礁笑得有些狡黠:“他跟颍川侯交情深才好哪!颍川侯马上就要跟孙家反目了,他再除掉祸害自己老家的孙家姻亲,岂不更显得两家亲近?孙家事后要报复,就得跟颍川侯府斗了,那又与周家和长安府有何相干?”

等孙家跟山西都司与平阳府官员斗起来,金家二房这个最初的导|火|索,还敢在孙家人面前冒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