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九十二章 迎难而上

反正她的前夫也在她成为皇妃之前,就停妻再娶了,认真算起来,谁负心绝情在先,还不好说呢

上辈子许贤妃就被人质疑过有夫之妇的身份,可当时周太后已死,七皇子也没了,她就算说出实话,也没有人证能证明,皇帝的说辞更有可能会被朝臣视作为庇护宠妃而撒谎毕竟这种事他过去没少干,只不过当时受惠的是孙贵妃而已。既然连正宫皇后与嫡皇子被害死,他都能睁眼说瞎话是意外导致,包庇一个嫁过人的妃子又算什么况且这个妃子还是他自个儿坚持要纳的,周太后反对都没能拦下他。

当时,要不是皇帝坚持不肯让纪王世子归宗,而他膝下又实在没有别的皇子了,八皇子立储之事可能不会那么顺利。等到八皇子继位后,他年纪尚小,需要人代理朝政,内阁也同样是以许太后出身不正为名,逼她退居后宫,不得过问政务,改由内阁辅政的。

太后没有话语权,新君年纪又小,内阁中只有陶岳独撑大局,孙阁老虽已退位,却在朝中留下了许多党羽,又有纪王世子及宗室从中搅局。新君与陶岳一派花了好多年的时间,费尽力气才铲除掉孙家的势力,收回大权。而在这个过程中,陶岳心力交瘁,积劳成疾,西北边疆也因周家失势,主帅无能,战乱再起,天下人又遭受了多少苦难

海礁不懂什么天下大事,但他生在西北,长在西北,打从心里盼着西北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他希望太后能多活几年,希望七皇子可以一直低调而不为人所知地活着,待有人质疑许贤妃时,能站出来为她正名。哪怕七皇子的出现,可能会影响八皇子立储,也总好过让孙家占了便宜。

海礁沉思良久,终于抬起头来,对海棠郑重道“小妹,这件事很难办,但是我不想撒手不管。我不知道就算了,可我既然知道,就得做些什么,否则将来太后与七皇子出事,孙家又得利时,我心里如何能安”

海棠抿了抿唇。哥哥都这么说了,她也只能帮忙想办法了。

要想阻止孙贵妃害死周太后与七皇子,关键是七皇子的下落。要是七皇子不在皇宫中,孙贵妃就不会发现他了。哪怕她知道了当年榴花杀六皇子的真相,想要报复七皇子,也得能找到人才行。她不闯慈宁宫杀人,也就不会对太后下狠手了。

那要如何说服周太后,将七皇子送出皇宫呢

就算不提劝说的理由,他们兄妹目前又有什么渠道可以给太后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