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故人的消息

陆栢年苦笑着摇了摇头“我不是说陶南山身为鸿胪寺卿,前来主持和谈有什么不对。我奇怪的是三十一年前他已经入了翰林院观政,如今居然还只是个鸿胪寺卿这是不是太不合情理了些”

陶岳是谢文载的同年,谢文载是那一科的探花,而陶岳则是榜眼。两人自会试前便相识,结为好友,一起会试,一起上榜,一起参加殿试,又一起进了翰林院做编修,都是享有盛名的才子,交情深厚。

谢文载是因为被座师坑了,年未弱冠就被革了功名,流放西北。陶岳并未掺和吴孙之争,家世又不一般,顺利入仕至今。

按理说,以陶岳的才干、家世与名声,又是翰林出身,怎么看都是个阁臣苗子。至不济,也当是六部侍郎吧结果三十一年过去了,他竟然只是区区正四品的鸿胪寺卿。哪怕这是九卿之一,也不能掩盖他手中没多少实权、官职也不高的事实。

这怎么可能呢以他的家世而言,这也太奇怪了

海西崖不清楚京中的事,只能猜测“是不是那位孙阁老在刻意打压他方才老曹不是说了么当初一同遇赦的几个老兄弟,也有回朝任官的,都被打压得很惨。这位陶大人既然在三十一年前就帮了你们许多忙,想必也被孙阁老当成是你们一伙儿的了,明里暗里打压着。只是他本事了得,还能坐上九卿之位”

“不不不。”陆栢年摆手,“孙阁老就算有心打压,也未必能压得住陶南山。这陶家可不是一般的陶家啊”他压低了声音,“他是陶慧太嫔的亲侄儿”

海西崖是头一次听说陶岳这个人的家世,从前他只知道后者是权贵子弟,没想到竟然是陶慧太嫔的侄儿他顿时就愣住了,半晌说不出话来。

曹耕云在旁猜测“会不会是孙阁老在御前说了什么谗言毕竟陶南山这样的出身,又有才干,一旦被皇上重用,谁能越过他去孙阁老明摆着就是想让自己儿子接班的,倘若有陶南山在前,哪里还有孙永平出头的机会为了儿子也好,为了家族也罢,孙阁老都不可能让陶南山得势的。”

陆栢年不大同意他的想法“孙阁老再有权势,也是皇上给的。皇上还能听信外臣的谗言,便疏远了陶南山不成那可是他母家至亲。陶家本就不是大族,三十一年前就只有一个陶南山能拿得出手,如今也不可能冒出许多人才来。若连陶南山都入不了皇上的眼,陶家就没人了”

“陶家如今也不象是有人的样子。”曹耕云道,“你这些年可曾听说朝中有高官姓陶的陶南山能做到九卿之一,已经很不错了。若是皇上有意提拔他,他又怎会才是个正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