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你也姓陈,我也姓陈,帮你一次

本以为是一只完整的瓷碗,当陈阳仔细看向瓷碗的时候,发现了碗身上细小的裂缝,顺着几条细小的裂痕查看的时候,陈阳才发现,这件茶碗之前被摔成了四块,经过高手修复过的。

陈阳放下一只,又拿起另一只查看,果然也是一样,这只没有刚才那只碎的严重,但从碗身上让人不易察觉的裂缝来看,也被摔成了三份。

看到这里,陈阳将碗凑近鼻子闻了闻,这一举动让中年人不由一愣,端着茶杯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他看出来了?”

陈阳确定了之后,微微点点头,轻轻将瓷碗重新放回到了桌面上,不住的点点头,“不错,真是不错,难得一见!”

“先生眼光真是高,这可是乾隆年间的官窑,三清.....”

“我没说物件,我说的是修复的手艺!”陈阳直接将话题点明了,抬头笑呵呵的看着老板,“我是说,这修复的手艺不错!”

“凝而不裂,观而不察,断裂处严丝合缝,闻之,有粮油之香气,如果我没猜测,老板,这物件是用古法修复的吧?”

这是《景德镇陶录》中记载的,关于景德镇陶工粘合碗盏的方法。

其中详细记录了修补瓷器的方法,用未蒸熟面筋入筛,净细石灰少许,杵数百下,忽化开入水,以之粘定缚牢,阴干。自不脱,胜于钉钳。但不可水内久浸。又凡瓷器破损,或用糯米粥和鸡子清,研极胶粘,入粉少许,再研,以粘瓷损处。这是最早的关于陶瓷修复的记载了。

其中记录的几种瓷器修复方法,一直到后世,都在被人使用,最为人熟知的三种修复手法,第一为金缮修复,即将瓷器碎片由天然大漆黏合,表面再敷以金粉或者金箔,天然大漆不会造成化学污染,金粉装饰性较强。

其二是锔钉法,这是民间保留的一种传统修复工艺,做法是在瓷器碎片上钻孔后,使用金属锔钉,将瓷器碎片重新铆钉在一起。这种修复因为技术的限制,只能恢复器物的使用功能,不但无法恢复器物原貌,而且对胎釉造成更多损害。

最后一种变是热修,即用釉料等材料将器物拼接之后入窑重烧,这种修复方法不但损害、歪曲了文物所承载的历史信息,而且可能对文物造成破坏,不被文物修复专家采用,并且认为这是一种做赝的手法,已经超出了修复范围。

古陶瓷修复技艺是一项综合造型、雕塑、色彩、书法、绘画、化工等的特殊艺术创作。整个修复过程包括拆卸、清洗、补缺、打磨、打底、上色、上釉、做旧等多个步骤,那是相当的繁琐。

想把一件破损的物件,修复到看不出来,确实有人有这样的手艺,甚至拉出一个这样的人,那都是大师级别的。但基于某种特殊原因,某些方面不允许,理由就是破坏了文物上的历史信息,所以我们在博物馆有时候看到修复物件展出,那修复手法简直惨不忍睹。

这不是他们不会修复到让人不易察觉,也不想修复的那么难看,而是不能!

而陈阳今天见到的这种修复手法,后世那些大师根本就做不到,这物件修复的,可以说用肉眼几乎看不出来,就算眼力达到陈阳这般,也很难用肉眼看出修复痕迹,除非用放大镜,在放大镜那绝对一览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