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这是一件老仿

炉中火候稍有欠缺颜色就不够纯粹,不是偏黑就是偏灰,火候稍过,铜离子又从釉层中溢出,或出现飞红,或干脆褐色。要想制出一件品相优秀的釉里红温差允许的差额大概在10度,在古代这一点温差是非常难控制的,只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窑工才能看出来。

“釉里红发源于元代,兴于明初,成型于永宣时期,”陈阳摸着大罐,边看边说道,“所以,自古就有要想穷,烧铜红一说。”

“即便在元代、明代初期,最有经验的窑工,一炉推进去,也不敢保证能烧成一件成品,可见这火候有多难掌握。”

说完了釉里红,再来说说青花,青花和釉里红一样,同属于釉下彩,也是在素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透明釉,青花的理想发色温度大约在1300度左右。

陈阳轻轻拍拍罐子,眼神看了柴老板一眼,“从工艺上来讲,青花釉里红,烧制难度巨大,在瓷器烧制过程中两种工艺的组合并不是简单的1+1数学问题,尤其这两者是青花和釉里红,青花和釉里红两者对窑温和气氛要求不完全相同。”

很多时候青花烧得好看,但釉里红就可能变成釉里灰;釉里红烧的好看,青花发色就又灰了。所以兼顾青花和釉里红的发色温区非常非常窄,要将这两种颜色较好的呈现在同一器物上,就要掌握住同时满足两者要求的那一团细微的火,难度更是呈几何上涨。

“自古以来青花釉里红都非常难烧,这两种釉色,分开烧都很难,要想将这两种釉色在同一件物件上体现出来,可以想想难度有多大。”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元青花物件上就能看出,釉色青白偏浑浊;而元代烧制的釉里红,釉里红呈色偏灰,有明显的晕散和烧飞现象,甚至到了洪武年间,那釉里红颜色都发褐色,跟我们看到永宣时期的都不一样。”

柴老板听完冷笑了一声,虽然陈阳说的都对,工艺虽难,但不代表没有,“小子,古人的智慧,你一辈子都不懂!”

“哈哈!”陈阳听完大笑了一声,表示柴老板说对,工艺难烧并不代表没有,64年我国河北就出土过两件元青花釉里红盖罐,“现在一件在河北省博,一件在故宫博物馆,故宫那件盖罐还是破损的。”

“柴老板,实在不好意思,这两件元青花釉里红,我有幸都看过!”

说着话,陈阳指着桌面上的盖罐,“柴老板,现在我给您说说,您这件跟真品之间的差距!”

首先从器形上来说,柴老板这件跟真品的器形一模一样,在这点上可以说是丝毫不差;但除了器形之外,剩下的可以说漏洞百出。

让我们来看看故宫真品

“釉水上来说,元青花是青白釉和卵白釉,元青花釉色来源于影青釉和枢府釉,所以釉面有泛青。”说道这里,陈阳指着罐子上泛青的部位,“柴老板,您这件虽然有也有泛青,但这种泛青更多是灰黄,稍微带了一点青,根本就不符合元青花的釉色。”

左边是我昨天传的图,右边是故宫真品图片

接着就要看青花发色和釉里红的情况,人们经常说元青花发色浓艳清翠,就是说青花这种蓝色特别靓丽,因为采用的是钴料,所以会留下铁锈斑,而这件青花发色,色泽明丽,跟元青花发色不符。

釉里红颜色就不用说了,元代釉里红呈色偏灰,有明显的晕散和烧飞现象,而这件盖罐上面的釉里红颜色鲜艳,且浮现在瓷器表面,这一看就是红釉的视觉效果。

罐身和细节对比,左假右真

“青花、釉里红发色都不对了,那纹饰、工艺就没有必要看了!”陈阳看了一眼柴老板,“柴老板,您有一点说的没错,这件罐子确实天下独一无二!”

“因为这是一件清光绪年的老仿,我说的对么?”

这是真品泛青

www.bqka.cc。m.bqk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