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跟馆藏品一模一样

关于水晶的成因,唐代人认为水晶是由千年冰所化。水晶由千年冰所化的说法可能来源于佛教,佛经中称水晶为七宝之一,因而水晶被赋予了佛陀的神秘色彩,更成为善男信女们珍爱的随身佩饰。我国古代文献中有关水晶的记载还有很多……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中提到一水晶碗“夏蝇不近,盛水经月不腐不耗,或目痛含之立愈”,认为水晶有防腐、疗疾的药物作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引宗言:“嘉州峨嵋山出菩萨石莹白明澈,若太山狼牙石,上饶水晶之类,日中照之有五色,如佛顶圆光,因以名之。”这里说到水晶有如同佛光的五色,实际上是因其特殊的物理性质所致。

到了宋代,关于水晶的记载更多了起来,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宋代笔记《事林广记》中记载的一道菜——滴酥水晶脍,就和现在许多人喜欢吃鱼冻一样,在宋朝时人们也会把鱼做成凝冻,称之为“水晶鲙!”

“到了元代,”陈阳冲着藤井嘿嘿一笑,“有《漳浦县志》记载,元大德年间有太监奉旨督采水晶于梁山,于水晶场水库留存刻有大德元年十二月的督采水晶碑文。”

“《宁海县志》中记载着这样一个地方,石屏山摩崖。”陈阳背着手,围着桌子一边走着一边说着,当时大德二年,也就是1298年。当时哈剌公式奉旨在浙东一带寻找水晶矿石,最后在宁海樟林有所发现。内容记录哈剌公式在新昌董村石厂山采得大量水晶矿石,计11374斤,“皆珍异奇绝者”。同时提到“大德二年十一月奉旨寻采水晶,自宁海之樟林至新昌之石厂发泄地藏”,落款“大德三年正月”,即为哈剌公式1299年所书。

听陈阳说完这些,藤井把嘴一撇,刚想开口说话,陈阳直接笑着看着他说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想说这些文献记载,只能证明我国很早就有了水晶,却不能证明这是元代水晶杯!”

“那我就给从工艺上分析分析!”

陈阳伸手将水晶杯拿了起来,“1959年,我国在大南坂镇纪年元墓内,出土了一件元代水晶葵口盘,瓷盘长15.6厘米,宽13.1厘米,高3.7厘米,通体为透明水晶,中带乳白纹,盘作五瓣葵口,低圈足,底平,平面呈椭圆形。现收藏于漳浦县博物馆,为馆藏二级文物。”

水晶葵口盘

自己曾经去这家博物馆看过,这件水晶葵花盘的质地跟自己手里这件水晶杯一模一样,说着话,陈阳将水晶杯递到了藤井面前,指着鎏金链子的位置,向藤井问道,“这是圆孔还是方孔?”

“当然是圆的!”

我国在几年前,在衡州瓜园村史绳祖墓出土的南宋玉狮,在沪上松江区出土了元代水晶兔,经过专家比对,这两件水晶饰品在技艺上有很多相同之处。

“比如:毛的刻划都是用短阴刻线来表示,头部较小,长耳后抿,眼球和眼险作减地浮雕的写实手法,这种雕琢工艺始于唐,流行于元、明;另外,出土的宋代水晶狮子并无穿孔,而元代水晶免有上下贯穿的圆孔。”

水晶狮子南宋浙江省海宁市智标塔地宫出

“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出土的其他元代动物饰品上得到佐证,元代人喜欢在饰品上打孔,而且大部分都是通天圆孔;而宋代则喜欢在玉器、饰品上做长方形穿孔,”

北宋水晶孔雀1969河北省定州市静志寺塔基出土

无论是从文献记载中,还是这件水晶杯造型、雕工艺,钻孔方法等几方面判断其应为元代之作。

藤井冷笑了一下,“陈桑,我觉得你这个断代做的不谨慎,在没有其他同类型物件作为基础下,自己冒然断代,只能说明这是你的看法,并不代表是正确的!”

场下的观众也觉得陈阳这个断代做的太冒险了,虽然说现在从记载和馆藏品里能证明元代有水晶,但却没有同类型水晶制品,就这么判定是元代的,有些牵强。

陈阳摇摇头,随后苦笑了一下,“藤井先生,那恐怕你要失望了,因为我这件元代水晶杯,跟博物馆馆藏的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那家博物馆是三只,而我是一只!”

1986年,我国考古专家在内蒙青龙镇发现了辽代古墓,是辽景宗孙女陈国公主耶律氏及其驸马的合葬墓,专家在墓中发现了系金链水晶的陪葬品,“这三件水晶杯现在就在当地博物馆!”

www.bqka.cc。m.bqk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