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仰莲纹,不借用边线

“缠枝纹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清。明代或称为“转枝”,以植物的枝杆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线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循环往复,变化无穷。”

“这类纹饰可以组合,缠枝纹以牡丹组成的称缠枝牡丹;以莲花、葡萄组成的称缠枝莲花,缠枝葡萄纹;以人物和鸟兽组成的称人物鸟兽缠枝纹。”

“至于具体样式么,”说到这里,陈阳呵呵笑了一下,“咱们家有不少古董上面都带缠枝纹,自己随便看。”

大家都笑着表示,这种纹饰常见,尤其是在明清瓷器上,大部分都有。陈阳敲了敲桌面,“你们不要光知道,还要把它看懂!要知道,缠枝纹是永宣青花的代表,永宣青花缠枝花卉纹,是经典中的经典,体现出了当时高水平的缠枝纹美学水准,不要小看这种缠枝纹!”

钱纹,这个比较简单,图案呈现为圆圈中有内向弧形方格,类似圆形方孔钱,紧密排列,也有绘制成串,两两相交套合的纹样。钱文多用于装饰盘、碗的边沿或瓶、罐的肩部或腹部,向左右连续展开,形成装饰带;朵花纹,圆形花蕊,花蕊周围点缀数个花瓣组成花朵。多装饰于器物的颈部或腹部,有时也插入条纹之间或与草叶纹间隔组成新的纹饰。

钱纹

这都是比较好理解的辅助纹饰,一说大家就明白,而且各个时期也没有太多的变化,所以陈阳只是顺口一带而过。

朵花纹

“莲瓣纹,”陈阳在本子上,仔细画出了莲花纹的样式,示意几人重点听这个,“以莲花花瓣为个体,数个花瓣重叠相交或紧紧相连环绕于器物颈、肩、腹、胫等部位,以层次区分,可分为单层、双层以及多层莲瓣。以形态区分,又可分为仰莲、覆莲、变形莲等。”

“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南北朝,经历唐宋,到了元明清时期,这种装饰纹在瓷器上非常流行。虽然说莲瓣纹在形态上一直比较统一,但是在细部的装饰和构成上,变化较多,样式也比较多,不同时期的图案都有各自特点,这些特点对于我们给瓷器断代,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说道这里,陈阳在本子上简单的给几人画了一下,“元代:莲瓣间有间隙(空白);洪武:莲瓣间无间隙;永乐:莲瓣肩上有桥(连笔);宣德:莲瓣平涂留白。”

陈阳深深呼了一口气,“这都是比较有特点,所以一件瓷器拿在手里,只要一看这些特点,你就应该知道,属于哪个时期了。”

三人在旁边看着不断点着头,劳杉居然伸手将本子拽到了自己这一侧,用笔将陈阳说的画的,统统记了下来。秦浩峰在旁边笑着摇摇头,这家伙倒是人认学,可是架子上不是有现场的么,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哥,我看有的瓷器上,在底部将莲瓣纹倒过来画,是不是也属于莲瓣纹的一种?”柱子在旁边喝了一口饮料,向陈阳问道。

仰莲纹

“那叫仰莲纹!”陈阳满意的看着柱子,“属于莲瓣纹变化的一种。仰,就是面朝上的意思,仰莲纹是元代青花瓷器重要特征之一,总体外形是几何化了的莲花瓣,以文武线条(指一粗一细的线条)勾勒出来,花瓣尖端向上,数个并列环绕于器物根部。在绝大多数元代青花器物的根部都有仰莲纹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