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一箭串雕[35]

南帝一灯大师, 也是见惯大风大浪之人,何况他连自己的女人在他眼皮子底下偷人,还生了个孩子都能面对现实, 对思央师徒结成连理一事, 稳了稳心神后, 也坦然的接受。

“恭喜二位。”一灯大师再次端起茶盏。

思央对一灯大师这种态度很是喜欢,不说她, 黄药师也自然是心情舒畅, 他自视甚高, 能被他看在眼中的人没有几个,一灯大师与他同为五绝,有他的认可, 自是让人欣喜的。

师徒两人也共同执起茶盏。

“谢过一灯大师。”思央说的甚是郑重。

一灯大师“阿弥陀佛, 世间多虚妄, 循规蹈矩是一生, 肆意洒脱也是一生,不必执象。”

思央轻轻拍了拍怀中小九“既然大师如此看得开, 那又何必入这天龙寺。”

一灯大师顿了顿,摇头出了一声长叹“贫僧愧对于心, 唯有在佛祖面前,诚心诵经,才能获得片刻心安。”

话到此处,思央已经猜得八九不离十,转看向黄药师。

黄药师直面一灯大师“几月之前我二人初到大理, 便在大理都城外遇见一名女子。”

听得女子二字,一灯大师眼皮子动了动。

帘子外的四人也动了动,似乎是想要进来, 最后却是没了动静。

黄药师继续道“那女子疯疯癫癫正在与江南七怪等人缠斗,她不敌,我二人便救下她,她口中一直疯癫的唤着要她的孩子。”

黄药师将当初在洱海边遇到瑛姑一事述说出来。

一灯大师也再也稳不住佛心。

“阿弥陀佛。”

一灯大师闭上眼睛,等了好一会才睁开,里面尽是懊悔和愧疚。

“那女子,可是叫瑛姑。”

这就对上了。

一灯大师出家,确实是有瑛姑的原因。

王重阳与周伯通离开大理后,由于周伯通不愿意娶瑛姑,瑛姑只能留在皇宫,到底是给自己戴了绿帽子,可说杀南帝也下不了手,只能把瑛姑关在皇宫一角,冷落无视着。

谁知道瑛姑竟是怀了周伯通的孩子,还把孩子给生下来。

“那日贫僧偶然去园中散步,就见瑛姑抱着孩子向贫僧求救,也不知是何处来的歹徒,竟是对个婴孩下毒手,打了他一掌,那孩子生命垂危,若贫僧要施救,三年内功力尽失。”

耐不住瑛姑苦求,南帝本决定要损耗功力救那个孩子,可在解开孩子襁褓后他后悔了。

“贫僧在见到孩子身上裹着的肚兜,乃是瑛姑与周伯通的定情诗,一时被嫉恨蒙蔽心眼,反悔不愿救那孩子。”说到此处,一灯大师已经满目懊悔。

一灯大师说得情真意切,语带悲苍,显然是真的很后悔自己当初,反悔见死不救,导致瑛姑孩子死了,她也跟着变得疯疯癫癫。

四个徒弟在外动静不大,显然也是明白一灯大师出家的缘故。

一时满室凝静。

“啊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