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乐章 爱告诉我(6):“上帝已死!”(二合一)

旧日音乐家 胆小橙 2472 字 14天前

典仪前面还有几个其他环节,范宁和乐手们暂时走散,各回各处。

在稍显宽敞的转角一处,他远远看见昏暗中站立着一道驻着手杖的高大身影。

范宁脸色澹静如常,直接从此人前方转弯掠过,将其抛在身后。

三米后,何蒙主动开口,声音从后方飘来,像是空气中逐渐沉降的灰土:

“诗人已经陨落了。”

范宁站定脚步,徐徐回转过来,表情似乎有些惊讶:

“真是耸人听闻的消息,难怪巡视长阁下要挑个私底下的场合专程分享。”

闻言何蒙与他眼神交汇,低沉笑了两声:“但从舍勒先生的表情来看,‘耸人听闻’的程度似乎较为有限?”

范宁轻轻捋着手中乌木指挥棒的象牙装饰:“若想见到更大的反应,阁下应该将消息告知芳卉圣殿的大主教和圣者大人,而不是我这个客场指挥。”

“那前提也得是‘相信’。”何蒙驻着手杖来回踱步,“这充分说明有时外邦人对这些事情的真相,反而看得更加清楚......”

“巡视长阁下有事相商的话可以直接说。”范宁倚着墙壁开口。

“典仪的进程会比较激烈,对舍勒先生而言可能具备较大危险。”何蒙说道,“前者是无可奈何之事,后者则是我厅希望尽量避免之事,因此想在这里相告一些事项,理论上说只要舍勒先生遵照不逾,按照我厅的部署做好配合,您的个人风险系数就会大大降低......”

“我似乎听出了一些威胁的意思?”范宁瞥了他一眼。

“是也不是。”何蒙徐徐摇头,“威胁客观存在,但主体不是我们而是‘红池’,正如交通劝导员从不威胁行人的生命,真正的威胁者是那些横冲直撞的车辆。”

“你们管直接将马路堵死、让车辆撞进别人的屋子的人叫劝导员?”范宁哈哈一笑。

何蒙对他的言语不以为意,语气仍然平静且客气地做着告知:

“在下此次会晤的目的,仅是代波格来里奇先生转达讨论组和特巡厅对您这位艺术家个人的关心关爱……如果舍勒先生想增加自己的活命几率,首先建议在微调乐器摆位方案的时候,将最佳音响平衡区域考虑为录音器械的几个主要拾音口,而非台下的贵宾听众席;其次,在音乐逐步推进至立意与高潮的段落,请注意多维持与南国听众的灵感丝线联系,尽量避免关注像你我这样的‘海外来宾’,越少越好……”

范宁的心思何等敏锐,加之有很多伈佊和己方带来的线索及探寻经验在前,用时不长便推测出了特巡厅传达的“忠告”中的两层可能性——

波格来里奇的‘红池’收容媒介或与那套录音器械有关,自己起初在大主教陪同下观看场地时,的确注意到了设备上奇怪的刀刻划痕;

生于南国者的确在这场典仪中会有更特殊的属性,何蒙让自己的灵感丝线尽可能避免联系外邦人,也许涉及到某种献祭驱动力的神秘学纯洁性。

后面这点或许可以再试探一二。

种种念头飞速流转一番后,范宁作出无所谓的样子笑了两声:

“看来你们还是不懂我舍勒的性子,就算是用风险为筹码邀我合作什么事情,你也应该讨论我所关心的两位可爱学生而非我自己……”

何蒙伸出右手,做了个五指张开的手势又放下。

“五年,这是领袖推测出的一个安全上限,外邦人旅居南国的时长不超过五年,灵性就不会和这片国度的某种未知特性产生嫁接关系。至于本土出生的人则不具备讨论此问题的意义,‘红池’的降临是温和还是激烈,降临后是回归席位还是收容受控,对他们而言只是污染或毁灭的区别……南国是一个代价,痛苦又真实的代价,领袖的决策自有他的考虑…...”

对方的身影驻杖消失在过道尽头。

“诗人已死,舍勒先生。”

“你又不是提问者,不必去寻求那个不存在的答桉。”

范宁在原地足足站了半个小时以上,就像在与郁浊的空气较劲僵持。

这群人的自以为是走到哪都令人生厌。

先是其他纷乱思绪,再是乐思,那五个乐章在范宁的脑海里勾勒了一遍一遍。

就像长而陡峭的阶梯,离终点高处还差着一道未建成的天堑。

但终于,他转身迈开步子。

“诗人已死?”

范宁嘴唇微动,随即笑声清越。

“巧了,尼采还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声称,‘上帝已死’!”

他勐地推开黑暗中的廊门,盛典的艳丽光芒与沸腾声浪顷刻间淹没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