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乐章 唤醒之诗(46):舍勒是谁!?(二合一)

旧日音乐家 胆小橙 2558 字 5天前

吕克特大师终于开口了。

今天的整场定选赛,他和评委们的低声交流本就少之又少,而主动对一位歌手说话,绝对还是头一次——

“这首歌是谁写的?”

安没有回答,因为他马上又问出了第二个问题,根本没给人回答机会。

这次的说话速度明显快了几分:

“你本来还有第二首歌曲对不对?”

“是的,先生。”安提着裙摆礼貌回答。

定选赛本来每个人准备的都是两首,只不过后来为了赶进度被吕克特砍掉了一半。

他自然清清楚楚地记得,这位夜莺小姐在报幕时,说的是《吕克特之歌第一首!

“老师怎么又不急了?”库慈端量着舞台上的白裙少女,从反响来看,这位夜莺小姐自然是顺利入选了,她明明记得老师之前如坐针毡。

“老师他怎么这么急?……”另外一位男高音名歌手则觉得这语气,与老师平日里的风格大相径庭。

吕克特左右两边的埃莉诺亲王和游吟诗人塞涅西诺却是深深思索起来。

这两人一人是歌剧院的负责人,布谷鸟小姐的哥哥,一人是大音乐厅的负责人,布谷鸟小姐的老师,今年将她推上名歌手之位是势在必得,王室和教会背景,加上她本身的天赋,一切均已就位。

定选暂时没有冲突,选1个选2个都是选,但决赛的最终奖项是分性别的!男女名歌手仅一位,提名各三位!这样的话,这两人都是女高音,处在的是同一赛道……

“第二首叫什么名字?能否演唱?”吕克特大师又问道。

人之常情,这位诗人实在太想知道,背后的那位指导者还有没有写这样的艺术歌曲,写的是自己的哪首了!他的三位名歌手学生也很好奇是哪首,因为这样的作品以后肯定会成为自己的保留曲目,比如刚刚那首“菩提树的芳香”。

不过吕克特现在的语气,已经恢复了平日一位年迈之人该有的沉稳凝持,他又补充了一句:

“我已说过这批参赛者只唱一首,所以,是否还唱第二首全凭你个人意愿,这不会影响我的票选判断。”

“很乐意的。”安再度浅浅一笑,清脆地报出下一曲名:

“《如果你爱美人。”

老师他怎么可以这么棒!夜莺小姐现在开心极了,大家很认可自己的歌声只是一方面,还有个重要原因是,她觉得自己享受的状态已经起来了,单纯发自内心地想再唱一首。

她那天询问过范宁,对方表示没有指定演唱顺序,所以五首歌曲是自己凭感觉定的。此时此刻她觉得自己的安排很有叙事性,很有递进性,先润物无声,再“后声夺人”,最后走向总结升华,而第二首《如果你爱美人……在她的理解中,诗歌意蕴明显属于“夺人”的那一类。

听到了自己的又一诗篇,吕克特大师神色复杂地连续微微点头。

这首作品创作时间稍晚,同样是他在青年时代为恋人所写的情诗,一首结构古典工整,但修辞技法奇特而瑰丽的复律诗。

他太想知道那位创作者会如何去呈现了。

钢琴以一个朴实的音阶下行,引出了温柔而亲切的四部和声。

“‘支声复调’的写法?还真是每首的伴奏都不落于俗套啊。”这些评委的耳力何其敏锐,一开篇就意识到了这个创作手法绝不简单。

它的对位独立性比传统的伴奏要强,但又弱于对比或模彷性的复调:通常是多个层次围绕一条主旋律进行,时而分开,时而聚合,互相衬托,从而形成一种将人声包含于绵密织体的声响效果。

听起来特点很美好,但须当注意的是,如果不是和声和旋律写作的境界皆已炉火纯青,这样的手法极其容易让人声与伴奏主次不分!可是现在——

夜莺小姐再次提气开口,这一次她不再矜持浅唱,而是眼眸明亮,张开双臂,以热忱的姿态放声高歌:

“如果你爱美人,就请别爱我!…..”

旋律一出,尚未完整,众人便领会到了其中的神妙之处,钢琴温柔地拥抱着歌声,而歌声以浓浓爱意作答,两者缠绵依偎,配合得天衣无缝!

“这到底是谁写的?”包括库慈小姐在内的三位名歌手百思不得其解,如果只有刚刚那惊艳的一首,大家的反应是惊叹谁能捕获到如此的灵光,可是第二首水平同样极高……

难不成还有人能够将《吕克特诗集稳定发挥两次?这多少让人有些难以理解了!

“如果你爱美人,就请别爱我!

去爱太阳,那披着金发的太阳。”

诗歌中的“liebe爱”一词在她的歌声中反复出现,而每一段音乐材料在出现时,范宁都将其稍作改变,让其情绪在一连串的否定词中越推越高——

夜莺小姐的第二段,向上小三度转调:

“如果你爱青春,就请别爱我!

去爱春光,那年年依旧的春光。”

夜莺小姐的第三段,节奏线条被拉长:

“如果你爱财富,就请别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