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别讲了,别讲了(4K二合一)

旧日音乐家 胆小橙 2417 字 12天前

因为霍夫曼唱片公司是世界一流品牌,旗下出版了无数大师作品和演绎名家的唱片,他们是有门槛的,一般青年艺术家级别的作品都是和二三线唱片公司合作,他们根本没有兴趣发行——公司的盈利能力已经连续近二十年正增长,对唱片的考量既有严苛的艺术价值维度,也有十分现实的市场价值维度。

第一次是预告片电台录制,因为范宁找了罗尹的关系,看在麦克亚当家族的面子上,他派了人过去,第二次则是今晚的录制,由于那日票房爆火的大新闻,当然同样有关系的因素,他同意了发行唱片试试水。

但他选择的合作方式不是“签约”的分成式,而是“一次性”的买断式!

这不能怪他,根据丰富的从业经验,从公司业绩考核方法的两个重要节点出发,他做的市场预测是首晚预售量最大是400张,一年销售量最大是1000张。

已经是对于范宁这位青年音乐家很看好的情况了,30磅的定价策略他认为是偏贵的,换算下来相当于默认了他们的尊客票优惠政策全部转化,且其余听众的转化率也超过5%。

相当于他预测首晚营收最多磅,一年营收最多磅。

那天他开出的条件为,磅佣金买断,分首尾款支付,其余营收归乐团方。

马克在答应合作之事上讲了人情,可条件绝对没讲,纯粹基于公司利益出发的。

若是按照严肃音乐界的唱片公司平均签约标准,艺术家拿到的营收分成是25%,其余归唱片公司、经销商和其他渠道合作伙伴所有,毕竟他们还要承担生产和运营上的成本。

霍夫曼唱片公司名声在外,市场反响高,所以更强势,普通签约艺术家的分成只有20%,如果按分成的话,公司“最多”只能赚磅,这有巨大的不确定性,所以他提出了直接磅买断的条件。

范宁当场就爽快地答应了。

于是马克心中了然:圣来尼亚大学是在花钱做宣传。

虽然一通下来可能会亏上千磅,但有了知名唱片公司背书,人气打出去了。

差不多吧,多少人想做这个宣传还没门路呢。

有关系就是好办事。

今天演出一结束,大厅一集结,从气氛来看,马克预感自己的决策可能会出一点点偏差。

但现在,看到这漫山遍野的人,马克认知已经崩塌。

他吞咽开始出现困难,内心在激烈咆孝。

只要没瞎都能看出,这他妈至少有3000多人在排队啊!

听众转化率5%?神他妈的5%!

这些听众不旦几乎一个都没走,外面还在不停进来新的!

见鬼了,见过转化率高的,但没见过超100%的!

当晚就成这个样子了,谁知道一年销售量是多少!?

要是当初自己选了签约分成,接下来一年都可以躺着不用干活了啊!

“马克先生...”身旁的女性秘书担忧地上前一步,“您是不是有点困,已经深夜11点了,要不要先休息一会?”

“没事,我没事。”络腮胡绅士甩了甩头,这些年见过的大风大浪稳住了他,深呼吸几口后,他的情绪稍稍平静了下来。

这时两位记者模样的人上前一步,用满带笑容的友善语气开口道:“马克先生,可以采访您一个问题吗?”

看到有媒体采访,马克定了定神,扶了扶眼镜,并让自己站直了一点。

旁边的乐迷也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他身上。

他重回优雅微笑:“可以。”

无论如何,今天总是个正面大新闻没错。

销售数据成绩同属于霍夫曼唱片公司,不算坏事,稳住,稳住心态。

有些事情已经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别再想了,别再讲了就行。

于是记者架好器械,语气依旧友善:

“请问,范宁指挥是你们霍夫曼唱片公司的签约艺术家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