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年抱着许久不见得阳阳,闲适的和苏念闲聊着。

“你想去边关?”

苏念不回答,反而反问周敏年。

“要是大家都走了,咱们在青连山待着也没有意思,还不如一起搬走算了……”

看来,周敏年是想要去边关居住的。

“娘,你是不知道啊!边关的土地特别的辽阔,军营周围的二十里地,全部被开荒了,种上了玉米和土豆,到处都是粮食。大越人又给送来了一千头的牛羊,那些牛羊可肥美了,咱们要是去了边关,肯定能分到牛羊的。”

“牛羊还能分?”

大越人给冯国海送了牛羊的事,苏念是知道的。

只是没听说冯国海要分牛羊。

“当然要分了!冯将军说了,这些牲口,到时候都分给老百姓,让他们家家户户都有牛羊。”

一千多头的牛羊,除了杀了些羊,给士兵们加餐,其他的都养的好好的。

而且还生下来了不少的小羊羔。

要是按照数量算,早就超过一千头了。

不得不说,冯国海是真心为老百姓着想。

等到难民们过去了,就能分到军营里种出来的粮食,还能分到大越送过来的牛羊。

“冯将军还说了,等难民们过去了,立马就让士兵们帮忙建房子,保证家家户户都住上新房子。”

给房给地还给粮和牛羊,还有这样的好事?

苏念都快要被冯国海的政策给打动了。

她当然知道,冯国海之所以这么大方,就是希望一直人烟稀少的边关,能够有人定居。

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人口。

只要有了人口,边关就能快速的发展起来。

再说了,如今两国休战,十万士兵都无事可干。

冯国海可不得给他们找些事情做吗?

“军营里的士兵们听说有这样的好政策,都纷纷给家里写信,让家里人都搬来边关呢!”

“真的?”

苏念惊奇的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