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原来有更好的(求订阅!)

张宣说:“我在一个朋友家里暂住。”

“朋友?”米见有些意外。

“对,朋友,这个人叫陶歌,就是刚才通知我获奖的人。”说着,张宣把陶歌和自己的关系详细说了一遍。

米见静静听着,等他说完才开口:“有個这样的朋友帮你,你应该会轻松很多吧。”

“确实,文坛这条路不好走,有她帮忙省去了我很多麻烦。”

张宣真心实意地感慨一句,就道:“她应该在来的路上,我们去校门口等她吧,等会一起吃个饭。”

“好。”

两人刚到校门口不久,一辆黑色奥迪就从远处驶了过来。

在驾驶座,陶歌隔着老远就看到了米见和张宣。

不过她此时的注意力全部放在米见身上。

陶歌见过杜双伶,见过文慧,见过邹青竹,见过杨蔓菁,甚至还见过小十一。

当时陶歌被文慧暗暗惊艳到了。

她长这么大,文慧这样的女孩在她看来是万中无一,很少见。

要不是杜双伶外在、内在条件确实很不错,陶歌甚至有怂恿张宣拿下文慧的想法。

可是现在远远瞥一眼米见后,陶歌忽然能明白张宣为什么放着文慧这样的女孩不去撩拔了。

为什么天天一起吃饭、一起上课、一起过日子,张宣能忍得住不对文慧下手了。

原来有不比文慧差的,甚至隐隐更好。

陶歌下车发现:张宣站在米见身边时,他笑容最纯,眼神最真诚,动作最小心。

伞虽然在张宣手里,但伞盖的三分之二都斜向了米见。

这种呵护备至的形态,让陶歌一下就知道了这意味着什么?

因为这种特别,她只在张宣面对杜双伶时仅有的见过几次。

陶歌细细打量一番米见,心里各种数值直接拉满,随后笑着问张宣:“你瞒着姐,就是为了见这位?”

张宣翻翻白眼,介绍道:“这是陶歌,我”

陶歌插嘴:“我是他姐。”

张宣无语:“别打岔,让我说完。这是米见,我”

陶歌再次插嘴,右手伸向米见:“米见你好,你以后跟着他喊我姐。”

米见莞尔一笑,伸手跟陶歌握了握。

一路上,陶歌完全把张宣这个新科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晾在了一边,一个劲地在跟米见说话。

陶歌问:“你今年多大?”

米见回答:“20。”

陶歌说:“那你和张宣是同年啊,你们是初中同学还是高中同学?”

米见回答:“高中同学。”

陶歌问:“在外省能考上北大,姐很佩服你,你以后毕业有什么打算吗?”

米见想了想说:“有初步的想法,当老师。”

当老师,果然同前生一样,米见、自己和双伶都当了大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