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状元有毒

大明小学生 随轻风去 1849 字 3个月前

秦德威顿时泄了气,叙功这种事有什么意思?

十七岁的修撰已经够惊世骇俗了,就算有功也不可能马上就升。

如果说加一级俸禄,呵呵呵,就老朱家给的那点俸禄,加一级基本和加了个寂寞差不多。

又听到书办继续答道:“朝廷准许秦修撰荫一子入国子监!”

秦德威稍微满意,这个也算个奖赏了,后代起码有个保底出身了。

但这个奖赏来的有点早,只能先摆着看了。

想到这里,秦德威突然怀念起留在南京待产的顾娘子。

算算日期,自己的第一个子女应该已经生出来了,报信的人大概在路上了。

可惜自己未能亲眼得见,有点惆怅,要不要等天气凉快了,请个假回趟南京?

看了看日头,感受了下逐渐升高的气温,秦德威掐指一算,今天不宜出门。

便大手一挥,对书办说:“我明日再去衙署报道!”

这书办就是跑腿传信的,哪有资格强迫状元公干什么,得了回话就走人了。

又过一日,秦德威趁着大清早凉快就出了门,往长安左门外的翰林院过去。

想当年最早的时候,翰林院的办公地点在宫里的文渊阁。

没错,就是文华殿对面的文渊阁,这就是皇帝侍从官的特殊待遇。

后来又从翰林院分出了内阁这么一个机构,跟翰林院一起挤着在文渊阁办公。

再后来,大家都受不了。于是就在宫外六部旁边,给翰林院新修了一处衙署。

于是翰林院就从宫里迁到了宫外,而文渊阁就就单独留给了内阁办公使用。

秦德威带着随从,骑着马,不急不慌溜溜达达的就来到了翰林院。

说起来秦德威还没正式报道过,中了状元并授官修撰后,就请假去了辽东。

回来又要等待差事考察,就这么一直拖着了,反正都不着急。

今天他就算是正式入职来的,但从登瀛门进去后,无论是前面正堂,还是左右两厅,都没什么人。

秦德威好奇的继续往里面走,又过了穿堂,来到后院。

却见树荫中有个古朴的大方亭子,亭内亭外的聚坐了十几人。

有的喝茶,有的饮酒,正在谈诗论文,好不自在。

秦德威走到亭子外面,探头探脑的看了一圈,找找有没有认识的人。

不知是谁在人群里叫道:“状元来了!一起来抽韵赋诗!”

秦德威就回应说:“老师亭溪公说过,叫我进了翰林院后,须得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可轻易多说一句话,不能多行一步路。”

然后又对旁边一个侍立的杂官问道:“阁下如何称呼?董学士来了否?”

那杂官连忙自我介绍说:“下官姓林,在翰苑做一个孔目。”

人群中又有人吩咐道:“林孔目!你且先去安置他,等董学士来了,再带他去见董学士!”

于是林孔目就带着秦德威,去了后院东头的典簿厅,登记了一下。

然后林孔目又拿了钥匙,又招呼了几个杂役,带着秦德威往前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