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战罢文场笔阵收

大明小学生 随轻风去 1206 字 3个月前

亦或张学士受到各方面约束,没有机会关照自己呢?

要知道大明科举发展至今,制度设计上已经很严密了,主考官也不是能为所欲为的。

高长江又问道:“明天徽州士子与我们南京本地士子集会,有个叫胡宗宪的很嚣张,你也不去收拾收拾他?

你先前不是说过,想要打击胡宗宪简直易如反掌?”

“不去不去!”秦德威依然拒绝,现在只有温习翰林讲义才是大道!书中自有黄金屋!

高长江摇摇头走了,真是万恶的科举啊,连秦德威这种精神强韧的人,都被折磨到神经兮兮了。

秦德威想了想,没有喊住高长江。有些话可以随便说,有些话就只能憋在心里了。

他手里有一箱翰林本子,特别还是张学士本人的本子,最好还是自己看看就好。

如果让消息大规模传开了,人人都知道自己和主考官有特殊关系,那难受的反而是自己了。

嘉靖朝可不是烂透的万历朝啊,科举人情是不能公开化的。

紧张的日子一天天过去,考试时间转眼就到。

大明乡试一共三场,每场一天,分别是八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

最后一天居然还是中秋节,但这种时候,举子们谁还有兴趣琢磨中秋节的事情。

考试地点在贡院,过程也就那样,条件依旧很艰苦。

第一场七道经义,还是四书必答,五经选答。第二场公文写作。第三场策论。

当然依照已经形成的惯例,只有第一场最重要,录取基本只看第一场。

三场考罢,饱受折磨的举子们恍恍惚惚的走出考场,个个被掏空,人人受煎熬。

考试中煎熬,考完更煎熬,放榜时间是八月底,距离现在还有十来天,这十来天的等待。

本来太白楼少东家高长江没多大期望,考前一直淡定,但辛辛苦苦的考完了,又不禁患得患失了。

说到底,谁不想考中举人?更别说吴承恩这种已经失败过的人了。

站在贡院龙门外,高长江与吴承恩等到了秦德威出来,看秦神童也是有点焦虑模样,就说:“今天中秋,写首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