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内守备厅里有坏人啊

大明小学生 随轻风去 1298 字 3个月前

“其一曰傲慢。校场大阅官军时,潘太监胆敢位居守备大臣和兵部尚书之中,毫无礼数可言!

又听说诸公会商议事时,潘太监往往到场最迟,座次最上,轻慢其余大臣,骄矜跋扈,无礼之极!

其二曰贪婪。事例极多,遍地都有,城中商户被以贡品名义勒索,抑或采买名义拖欠者数不胜数,罄竹难书!

只细说近年一例。有数百户民众在沿江地带开垦田地,采取柴薪,并交纳粮课,本为好事。但因临近太监芦场,便被太监以侵占芦场为由,强行勒索岁租,逼人典卖田产子女!

其三曰暴虐。一为欺凌民众如蝼蚁,二为凌虐工役如猪狗,三为驱使军丁如骡马。去岁宫内衙署大修,太监召数千人”

通篇文采飞扬,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潘太监看完大怒,将文书扔给了还在一头雾水的严府尹。

这就是你说的“惊惧畏缩,俯首称臣,不敢造次”?这踏马的就是直接指着鼻子大骂了!

严嵩拿着文书快速扫了几眼,顿时也惊愕失语,这秦德威失心疯不成?

他自认是个不亚于任何人的聪明人,但他也根本理解不了,秦德威写这么一封文书的意义何在!

难道是把这当成了报复潘太监?到底是秦德威疯了,还是他傻了?

秦德威这个行为,在严嵩看来,仿佛就是三四岁孩童,拿着一根小竹竿去撩拨猛虎,这除了自寻死路还能有什么结局?

潘太监见严嵩陷入了自我怀疑不说话,就冷笑着说:“这秦德威,莫非还真以为自己是江东小霸王了?”

严嵩收回了心神,回应说:“潘公暂且息怒,事有反常必为妖!”

潘真听到这句话,也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作为一个历经三朝,两次换皇帝大变局,还能屹立不倒的老资格大太监,基本的政治素养还是有的。

当即就做出了判断:“此子欲借我邀名尔?”

这样找太监碰瓷的疯书生,似乎总会不定时的出现

然后潘太监喊了随从过来吩咐道:“传唤秦德威到内守备厅!”

是传唤,不是抓,至于来了后让不让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严世蕃很恶毒的提醒说:“秦德威在城中多有产业,名姬王怜卿是他的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