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你不要来添堵

大明小学生 随轻风去 1144 字 3个月前

秦德威灌完茶水,掀了帘子正准备走人回家,闻言就诧异的反问:“咱们礼房竟然还有事可做?”

姚司吏总算明白,为什么县尊和秦小学生说话时,总爱亮着拳头。

县衙六房,秦德威非要跑到礼房挂名做书手,图的就是礼房最清闲事少,而且名头好听。

偶尔有点事务也都是迎送过路官长啊、组织考试和年节祭祀啊、给孝子节妇送牌匾啊这样的事,不损读书人体面,而且这些事都不是日常事务。

想到此处,秦德威冷哼一声,今天才第一天上班,姚司吏就竟敢安排工作,是不是欺负新人临时工?

姚司吏哪知道秦德威胡思乱想什么,赶紧解释说:“按照惯例,在乡试之前,县衙要组织一次酒宴,为本县举子鼓励壮行,这种事自然是礼房负责。

而且一般都是同城两县合办,今年轮到我们江宁县办了。”

秦德威脸色十分诡异,你老姚确定要他小学生出席?

你就不想想小学生为了争夺名声,和王逢元为代表的本地主流士人群体是什么关系?

参加乡试的大都是县学优秀生员,你就不想想小学生写过的“一窝一窝又一窝”是写给谁的?

而且府县同城,府衙也得派代表来吧?你就不想想小学生和府衙的关系?

而且还要请本地科举老前辈来参加吧?你就不想想小学生与顾盟主的关系?

所以请小学生出席酒宴,到底是给举子壮行,还是给大家添堵去的?

当然,为了工作需要,秦德威本人并不介意出席。他很有些勉励后进的诗词,只是碍于年纪因素根本没有机会发表。

十三岁的小童生,哪来的后辈让你勉励?所以和那些人生实惨类型的诗词一样只能压箱底。

如果以官方身份出席这种场合,不就正好物有所用了吗?代表县衙或者县尊面对本县举子,批发点鼓励后辈的诗词,再正常不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