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我话讲完

大明小学生 随轻风去 1203 字 3个月前

杨奇不耐烦的说:“你说这些是个什么意思?难道想说明,顾氏不愿意守节?”

“在下深思其中道理,大致原因也有几个。一来继子终究不是己出,又有原生父母,实在人心难测。

一旦有事,夫家那边必定向着同姓继子,孀妇便难求公道,往往被逼改嫁离开是非之地,同时也是放弃家产。

二来若年轻寡妇与继子岁数相去不远,朝夕相处,难免瓜田李下。纵然有心守节,奈何众口铄金,难以持久。”

杨奇讥讽说:“就这?然后呢?”

秦德威却不再搭理杨奇了,转而对冯县丞高声说:“结合以上道理,所以杨家总想推出十余岁的继子,不过是为了抢夺家产,同时逼顾氏改嫁!

若顾氏有矢志守节之心,岂不毁于杨家贪财之意?杨家其心可诛,这岂是导人向善之道?

再说杨家之不肖,从杨博身上可见一斑,顾氏心中焉能没有疑虑惊惧否?

我话讲完,二老爷在上明察!”

同时秦德威又偷偷瞪了甲方姐姐一眼,你倒是配合着哽咽几声啊!

杨奇迅速喊冤:“二老爷,我杨家绝对没有这样想!”

“难道你杨家为表清白,不要家产了?”秦德威幽幽的问。

杨奇顿时卡壳了,就像是嘴巴被猛然堵住,清白和家产比起来还是家产更香。

看着堂下丑态,冯县丞一边感慨人心不古,才区区几家盐店就争成这样,一边提着笔造了难,只觉手里重如千斤。

按这个道理,要是再判个继子给顾氏,岂不就故意成了妨碍顾氏守节?虽然这寡妇还没表态说要守节,但也没说不守啊?

看向频频低头抹泪的可怜寡妇,冯县丞也觉得于心不忍。但事情总得办了,必须给双方一个说法。

现在需要他这个审案官发话了,该怎么写判词?在线等,挺急的。

菜鸡新人地方官冯县丞下意识看向秦德威,如果能有小神童教做事,也挺好的

秦德威面无表情的两眼望天,宛如神神叨叨的巫祝,口中念念有词: